数次传出要上市的Keep,终于在2月25日晚间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和中金公司为其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
冲刺港股“运动科技第一股”的Keep,有着堪称豪华的投资者阵容,9轮融资后估值20亿美元,但流血亏损的难题始终没有找到破解之道。就在发布招股书前,Keep释放出再度发力线下的信 ,这意味着更严峻的挑战将接踵而来。
首家运动科技平台冲刺港股
Keep诞生于2014年,作为提供健身解决方案的线上平台,服务项目包括提供健身内容,售卖智能健身设备、健身装备及食品等。其创始人王宁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90后的他曾是个180斤的胖小伙。毕业前夕,王宁遭遇失恋打击,疯狂减肥的经验让他嗅到了创业灵感。
根据灼识咨询 告,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为3亿,预期到2026年将达4.2亿。2021年,中国线上健身人群渗透率达45.5%,美国为67.9%。同时,2021年中国健身者人均年支出为人民币2596元,远低于美国健身者,显示出巨大增长潜力。招股书显示,2020年Keep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970万,2021年增至3440万。灼识咨询表示,按2021年月活跃用户和用户完成的锻炼次数计算,Keep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9个月营收近12亿仍亏损
创业需要情怀,商业需要盈利。招股书显示,Keep在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6.63亿元、11.07亿元,年增长66.9%;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1.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3%。
试图建立多元化变现模式的Keep,收入包括自有品牌产品收入、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以及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其中,自有品牌产品收入方面,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收入3.96亿元、6.37亿元和6.38亿元;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方面,分别收入1.51亿元、3.38亿元和3.8亿元;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部分,则分别收入1.16亿元、1.32亿元和1.4亿元。
核心业务毛利率偏低,销售及营销开支却不断增长,让Keep仍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Keep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6.96亿元。
业务发展可持续性成挑战
Keep曾在2019年被曝大裁员,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其经营状况大为扭转。疫情一方面使得人们更关注自身健康,另一方面线下健身房停业,互联 健身成为用户的替代选择。受此利好,2020年Keep完成两轮融资,完成F轮融资后,投后估值高达20亿美元,成为运动科技领域当之无愧的独角兽企业。
但疫情缓解后,Keep能否在市场考验下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可与之对比的是美国创业公司Peloton的发展轨迹,后者完整经历了疫情下居家健身的大涨与回落。Peloton专注于家庭健身,2019年登陆纳斯达克,受疫情居家潮影响,股价从每股19.72美元一路暴涨至167.42美元。随着美国防疫政策放宽,实体健身场所恢复开放,Peloton业绩增长显著放缓,市值狂跌近400亿美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