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表格中的这些手机软件您有安装吗?如果有,可就得小心了。近日,工信部检测了40家手机应用商店架上软件,发现问题应用软件35款,涉及违规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
【揭秘】
以软件收集用户信息
开发者可获广告分成
在这份App“黑榜”中,涉嫌“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我市某知名App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介绍,一些软件利用其掌握的用户信息,如姓名、生日、手机 、通讯录、地理位置、短信等,出售给广告商获利。之所以会存在这种情况,是由于收集地理位置、设备识别信息、本地手机 可面向特定的手机用户精准投放广告,并进行有效的用户消费行为分析,符合一些广告商的利益诉求,手机软件开发者也可以因此而获取广告分成。
“用户的信息一旦泄露,不仅可能遭到广告骚扰,也存在遭遇诈骗的危险。”该技术人员说。
【案例】
突然收到违章短信
原来是诱你下载病毒
市民陈先生的遭遇就是典型案例。
陈先生老家在泉州,经常要从高速自驾往返泉厦两地。今年,他收到一条短信,内容如下:“尊敬的驾驶人:您车辆有三条超速违章记录,下载手机客户端www.wzj*.**/p.apk手机查询和处理车辆违章记录。”陈先生点击这一 址,却被告知要先下载App。
陈先生留了个心眼,因为手机 是与车牌绑定的,如有违章信息早就能收到了,为何还要下载App?并且,陈先生还注意到,发送短信的是“00852”开头的 码,短信中“驾驶人”的说法,也与交警部门常用的“驾驶员”说法有一字之差。他怀疑这就是一款伪装成App的木马病毒。
陈先生说,下载了这款名为“车辆违章”的App后,他手机里的安全软件果然立即提示有“木马”病毒威胁并建议用户清除。然而,陈先生发现,这款App的图标居然从屏幕上“隐身”了,为了卸载它,陈先生不得不找专业人士帮忙。
虽然不能确定陈先生的个人信息就是“黑榜”中的软件泄露的,但这种风险却如影随形。专业人士告诉陈先生,他下载的那款“车辆违章”软件是一款危险软件,可能给黑客留下“后门”。
【手段】
后台进行“吸费”
用户很难发现
此外,一些手机游戏会在后台执行“吸费”的程序,私自发送扣费短信,拦截扣费提醒短信,自动下载付费程序等方式扣取用户费用。对于这类病毒软件,用户一般很难主动发现,而钱就在这一过程中被悄悄“偷”走。
此外,恶意代码还往往通过伪装成各类热门的手机应用程序,或隐蔽在不易察觉的短信、 站、微博链接中来诱骗用户下载安装,装入手机后依据预设指令控制终端设备执行恶意收费的行为。
在“黑榜”中,存在恶意捆绑问题的手机软件占了绝大多数。而通过强制或静默安装软件,欺骗或诱导用户捆绑安装软件,甚至强制用户安装并不需要的软件,已经严重侵害了用户权益和产业竞争秩序。上述技术人员表示,对于用户来说,这些被捆绑的软件可能不是用户需要的,而且捆绑软件也可能存在违规收集信息和恶意吸费的问题。
【安全提醒】
正规渠道下载软件 时常进行流量监控
专业人士建议,手机用户不要轻易越狱iOS终端,也不要开启安卓终端的最高权限。因为,这意味着手机“不设防”,虽然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户,但更为恶意代码的长驱直入打开了大门。同时,在下载安装手机软件时,最好直接从正规渠道进入,不要利用短信、 站、微博中的 址链接来下载安装应用。此外,需要时常进行手机流量监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