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周至人,回周至扶贫就是想踏踏实实帮村上做点事。”“90后”李栋是曲江驻后黄池村扶贫联络员。说起两年的扶贫经历,李栋感慨道:“我的点滴成长都离不开苏书记和后黄池村干部的关心、爱护和指导。”
楼观镇三家庄村后黄池自然村地处山区。2017年5月之前,一直在西安城墙管委会上班的李栋并不知道周至还有个后黄池村。在得知有为家乡山区群众出力的机会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李栋在帮扶群众家走访。
“来之前,我跟苏书记见过,但不算熟悉,来之后,跟着苏书记学了不少东西。”李栋口中的苏书记是曲江驻后黄池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苏仁勇。两人结伴进村时,才发现通往后黄池村的道路不但狭窄,而且危险。面对村里破败的房屋和艰苦的条件,李栋也曾感到不适。但在苏仁勇的引导鼓励下,李栋才萌发了“努力改变这一切”的决心和信心。
“刚来那阵儿条件非常艰苦,灭害灵、蚊香、方便面是我们抽空下山采购时的标配。”苏仁勇说,村部原来那个旱厕,味儿大得很,而且不分男女。如厕不是先找手纸,而是先拿灭害灵,否则要么进不去,要么待不住……
“进村的前两个月,忙着入户调查,我们一天假都没休过。”苏仁勇回忆说,入户调查走得都是山路,而且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李栋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那阵儿村里还没有 络,给领导汇 工作都是编好短信,开车到山外有信 的地方才能发。
“虽然有吃苦的准备,但在技能方面还有欠缺。”李栋说。为贫困户建立档案资料,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为他之前很少接触文字工作,也不太需要用电脑办公。面对挑战,他在工作中摸索,资料整理没有头绪就对照清单目录逐项准备,办公软件不熟练就勤加练习……
随着脱贫帮扶工作紧锣密鼓,李栋在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和扶贫工作后,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虽然每天笔记本上都有十几条待办事项,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没有喊过累……刚驻村的几个月里,他还担心村里没信 ,家里有事联系不上他。后来一忙,他就啥都顾不上了。
在驻村的两年多时间里,工作队协助村里联系相关单位为后黄池村接通了光纤光缆,让村里的每家每户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发动本村群众修路、盖厕所、安路灯、装垃圾箱;制定贫困户帮扶方案……随着脱贫帮扶工作稳步推进,李栋的工作方法和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017年冬天的大雪,导致车辆无法通行,李栋只好步行上下山。 (受访者供图)
2018年1月的一天,李栋像往常一样早起,准备和苏仁勇书记出门时,映入眼帘的是纷纷扬扬的雪花和白茫茫的积雪。基于安全考虑,两人被雪困在驻地后,只能靠吃方便面度日。从开始的每顿一包到后来每顿半包,眼看着装方便面的箱子也快见底了,路面上20多厘米的积雪丝毫没有消融的迹象。
在苏仁勇和李栋一筹莫展的时候,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扫雪队到了,帮他们扫出了一条便道。“村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来了,这让我非常感动。”终于吃上热饭之后,李栋才意识到,平日里工作队所有的努力和他们的点滴付出,村民们都是看在眼中,记在心上的……
经过短短两年的扶贫历练,如今的李栋已经从一个毛头小伙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帮扶干部。在真正融入后黄池村的发展中后,他充分发挥自己懂电脑,会打字、打印复印等技能,成了村干部的得力助手。在庆幸自己能够参与家乡扶贫工作的同时,长大后的李栋也深深意识到,这段经历虽然艰苦,但也为自己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