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田机场的核酸检测通道
采样间贴着话梅和柠檬的照片
在被推迟一年后,2020东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奥运史上最特殊的一届,甚至没有之一。疫情防控、隔离政策、采访限制……一切的一切都让采访这届奥运充满了不可控性。怀着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我们在昨日踏上了前往东京的航班。这一定是一届不平凡的奥运会,我一直这样对自己说。
阻碍出行的系统
直到出发前的最后一天,我们仍在和东京奥组委进行沟通,一项有关入境的程序尚未解决。按照东京方面的规定,所有参加奥运会的相关人士都需下载一款名为“OCHA”的应用软件,以监测该人士的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在日本国内的活动轨迹,这是东京奥组委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中的重要环节。
但不知道是哪项流程出了错,根据奥组委提供的账 ,我始终无法登录OCHA系统,而通过与同行的交流,我得知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并不在少数。无奈之下我只能和东京方面进行频繁的邮件沟通,但最终仍未如愿。眼看着出发时间临近,东京方面在最后一封邮件中写道:来了再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东京奥运之旅拉开了帷幕。
北京时间21日6时,我准时从家里出发前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两名同事汇合后,我们在航空公司的柜台遇到了第一个麻烦。航空公司一直要求我们出示OCHA的登录界面,我们只能再三解释等到了东京这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经过航空公司和海关的反复沟通,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在截止办理登机手续的最后一刻拿到了登机许可。早上9时,我们的飞机准时起飞。
四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东京成田机场。这是我第四次来东京,也是我第一次看见如此冷清的成田机场。为了优先保障奥运相关人士入境的需求,日本政府大大限制了普通游客的入境。以我们入境的航班为例,这架A380可搭乘五百余名乘客,而当日的乘客只有60人。
现代版望梅止渴
在通过了唾液核酸检测后,我们终于拿到了东京奥运的采访证件。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日方采用的唾液检测要求每名检测者至少提供30毫升的唾液,他们为此贴心地在采样间贴上了话梅和柠檬的照片,颇有些现代版望梅止渴的味道。
登记、入住、消毒……一切按部就班,当把背囊丢在床上的那一刻,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即便鼻头和耳后已被N95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痕迹,但我们终究还是迈出了20天采访经历中的第一步。此时的时钟指向东京时间晚上7时,距我从广州家里出发刚好过了12个小时。
12个小时里,我们穿梭于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感受着属于奥运的气息。纵使有着疫情的压力,但机场热心的工作人员,东京街头随处可见的奥运元素,甚至是路人们看见你身上工作证时投来的善意笑容,都能让我这个首次采访奥运的新人品尝到奥运的独有魅力。奥运,我们来了;东京,我期待着这次相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