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疗75岁老痛风中医案例,谈痛风症状消失尿酸不降时的调理思路

痛风久治不愈别绝望,老中医一个健脾泄浊方,救他于水深火热

75岁老曲的这次痛风发作,右脚拇指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已经半个月了,这不是第一次。多少年的痛风反复发作,已经让老去身心疲惫不堪,疼痛的反复折磨,也让他对这个缠人的疾病几乎绝望。

这次检查,见老曲左拇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严重,舌淡胖,苔白腻,脉沉数。

生理生化检查尿酸指标在480,不出意料,依然是痛风发作了。

鉴于老曲脾虚湿困的中医症候,老中医给他以健脾泄浊方治疗,组方(应平台要求略去克重,感兴趣可关注后私信)由党参、白术、苍术、猪苓、泽泻、金银花、牡丹皮、知母组成。

服药四天后,痛风急性期关节症状减轻,但血尿酸并没有降低多少,效不更方,原方加柴胡、升麻、半夏、黄芩、茵陈、姜黄后,再服4剂,血尿酸降到461,效不更方,原方再服4剂,查血尿酸已经降低到300,基本治愈。

问题是,为什么第一次方,吃四天就能消除急性期症状,尿酸不降,而复诊时加了几味药,再服八天,血尿酸就能从480降到300,这里面有什么中医道理呢?

中医治痛风健脾补肾祛湿化痰尿酸不降,可从气机调畅思考

目前,中医治痛风多会针对痛风急性发作的红肿热痛和间歇期的脾肾亏虚角度,采取祛湿、化痰、清热、解毒、泻火、健脾、滋肾等方法,通常会取得不错的疗效。

就像上面老曲的治疗方剂中,茯苓、白术、猪苓、泽泻、苍术、陈皮等可以健脾祛湿,中医还会经常用仙灵脾、熟地的补肾以帮助脾阳以达到化湿的功效,对于湿久郁而化痰的,或者出现痰核(痛风石)的就会加软件化痰药物如昆布、海藻、生龙骨、生牡蛎、贝母等,在辅之于清热凉血的牡丹皮、知母、生石膏等。

而且对于老痛风患者,上述方剂中再加入血肉有情之品之虫类要,通过搜风通络剔邪,则治疗效果更好,如地龙、穿山甲、蜈蚣、醋鳖甲等。

上面是中医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但是在实际临床上也见到采用这些方法效果也一般,如有的虽然痛风症状、体征缓解,到血尿酸不降;有的是症状体重缓解不明显,或会反复发作,这在老年人患者群中多见。

我们来分析,痛风的发病过程,属于代谢病,那就存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表现,而如果病程较长,病情时轻时重,或者遇到诱因出现后突然发作,这通常是因为痛风日久湿邪体内阻滞良久,导致气虚、气机升降失常。那么在治疗时再用常规的清热祛湿泻火解毒健脾滋肾,而不注意调畅气机,就会让病情反复,疗效一般。

就像上面的案例一样,复诊后注重调理气机之升降有度,让清气升而浊气降,在原方健脾滋肾、趋湿泄浊化痰方剂中,加入柴胡、升麻、黄芩、半夏、陈皮、姜黄、茵陈等,如果是老年人或体弱之人,再加黄芪、诞生等补气之品,可获良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