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2017年,那会我刚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
刚刚毕业的我性格内向,与同事交流得少,向同事请教问题还要纠结半天,在心里先想好草稿,等会怎么问别人。
公司让我跟着一位女主管,她算是我的入门老师。
她见我内向,从不参与同事们的话题讨论,主动找我谈心,对我说下这句话,在公司你会做事不如会做人。
当时公司要搞抢答赛,她向领导推荐让我去当智囊团,我第一时间就是想拒绝,我从没参与过这类活动,怕给团队拖后腿。
她说新人首先是去认识同事,也要让领导和同事认识我,记住我的名字,最快的方法就是参加公司的活动,或者写文章,在公司内部刊登出来。
我按照她说的,尝试着去参加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也去写文章发到综合部。
可我写的文章每篇都石沉大海,没有一篇被刊登出来。
这条最快被领导和同事记住名字的路被封住,我决定从专业技能方面入手,提升内核。
我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刚入职学习智多星套价软件,对于市政的图纸我还看不太懂,天天去现场将图纸和实际结合起来看。
把这些学个入门后,我发现我做表格和文档还有ppt的水平不高,有时候领导叫我做个表格,我总是做得很慢,做出来领导也不满意。
我决定下班后好好研究表格函数,我在 上找了一大堆学习视频,刚开始三分钟热度,学得很认真。
可到了实操,好多技能不用,过段时间又给忘记了。
我就把一些快捷键写在笔记本上,每周练习,以免自己忘记。
到了年终,每年都要给领导做PPT述职 告,基本上也是从这五十个模板里面选的。
学完表格和PPT,领导又给我安排新活,那就是写 告,动不动就发个红头文。
刚开始写 告是在2018年,领导给我说了半天应该怎么怎么写,一转头我全部忘记了。
琢磨一上午,写出的 告也不尽人意,领导看完眉头皱成一团。
从那之后,我又开始大量看公文写作的书,还在 上找学习视频, 名各种文章写作培训班。
耗时三年之久,我写 告的水平依然一言难尽。简单的 告能写好,复杂的 告还是写不好。
虽然没把写 告学会,但也小有收获。
跟同事的关系处理得很好,这得益于我经常给同事帮忙,新人最不懂的就是拒绝同事的请求。
新人进公司总会被安排各种打杂任务,老员工也会让你做一些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
关于如何拒绝同事的请求,又不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个方法我至今没有找到,也学不会。
我有个女同事小刘,她面对别人的帮助请求,每次都能巧妙拒绝,还能让别人不生气,关系也处理得很融洽。
经过我仔细观察,小刘每天早上会认真给每位同事打招呼,同事到了饭点没回来吃饭会打电话询问要不要留饭菜。
她嘴巴很甜,对年纪大点的男生,都会叫哥,比如别人姓张,她就叫小张哥。
别的女生她也会叫某姐姐或者是某美女,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称呼。
而我都是叫张工、黄工这么叫,要我叫声小张哥实在说不出口。
搞集体活动的时候,她就是气氛担当,唱歌好听,还能喝酒,跟每个人都聊得来。
我就坐在一边听着她唱歌,看着他们玩。
有时候会很羡慕小刘能跟每个同事相处得很好,她有什么困难,别人也会第一时间帮她解决。
而我只能帮同事做些事情,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我想向她学习,有一段时间会刻意和同事多聊天,见到每个人都笑着打招呼,不认识的也会微笑点头。
坚持一段时间后,整个人自信了一点,但和同事的关系还是没有拉近,依然要靠帮他们做事情来维持。
性格内向的我,能做到微笑着和每个人打招呼已经不容易。
有时候我在想,我只是出来工作而已,那我就认真做事情,需要与每个同事都相处融洽吗。
有次我做计划,漏加了一行数据,把结果算错,交到领导那才被发现,当天领导把我大骂。
有同事就在旁边说,你也太不认真了,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我认真地改过来,检查了五遍,才重新做好计划交上去。
第二天,小刘写份 告,有个错别字被领导发现,领导轻言细语地指正出来,叫她下次细心一点。
同事们知道后,纷纷都在说,这输入法打字快一点,就容易出现错别字,不能全怪你。
经过那次的事情,我想我应该和同事搞好关系,但又不能一味地帮着做事情来讨好别人。
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远比呆板的工作要复杂许多,任重而道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