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快评|Model 3软件问题暴雷!特斯拉的傲慢与偏见

特斯拉又在消费者信任的边缘疯狂试探?

5月13日晚间,国内部分特斯拉车主在微博上反映车载App出现宕机问题,导致手机无法与车辆连接,手机钥匙失效,无法获取车辆信息,无法点亮车内仪表盘、中控屏。

有车主表示,在驾驶时几乎无法得知车辆的车速信息,速度全凭感觉,几乎是“盲开”。部分车主因为这一问题拨打了特斯拉400电话,结果却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愤怒的车主们爆破了特斯拉的官方微博,但特斯拉官方对这一故障的原因却保持沉默,特斯拉App在数小时后才给出解决方案:如需紧急连接,可暂时把手机设置为 5 月11 日。同时, 络无法连接并不影响蓝牙钥匙,下次遇到无法连接,不要急于注销登录,否则会影响到手机钥匙的使用。

面对这样消极的态度,有车主坐不住了,当天晚上,一些车主通过相关系统查询到,特斯拉服务器的域名证书已经在5月13日晚8点过期,这有可能是特斯拉车载App失灵的关键原因……

[·E快评:特斯拉的傲慢与偏见·]

这次事件中,不少车主在车辆无法启动的焦躁与“盲开车辆”的恐惧中度过了数小时,但特斯拉的态度却暧昧不明,仅在事后告知车主故障已解决,对于故障原因遮遮掩掩。

在国内媒体的“扒皮”中,我们得以知晓,这次事故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软件出现问题。2018年4月与2019年9月,特斯拉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两次软件故障,但均未对故障原因作出解释,只是简单修复了故障。

我们无法知晓特斯拉如此行事的逻辑所在,车主作为汽车的拥有者,无疑是对车辆的一切状况具有知情权的,特斯拉这样的态度于情于理都过于傲慢。这样的傲慢甚至还不止一次,而是反反复复挑战着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任。

依稀记得,去年4月21日,上海地库内,特斯拉Model S爆燃,殃及了并排的奥迪与其他多辆汽车。但事故发生之后,特斯拉不仅没有道歉,马斯克甚至公然甩锅,甚至怪罪媒体“双标”,事后更是没有公布自燃的原因。

今年年初,FSD“减配门”的事件也把特斯拉推上了风口浪尖,工信部直接约谈特斯拉,责令其按《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立即整改。

虽然迫于舆论压力照做了,但大洋彼岸的马斯克却在 交媒体上阴阳怪气地打起了嘴炮:“那些投诉有减配的车主,其实并没有订购全自动驾驶功能,他们可能也不知道,如果他们在交付之后再购买全自动驾驶功能,相应的计算机硬件也是免费更换的。”

近日,更是有数位?Model 3车主反映遭遇了“失速问题”,检测后均被诊断为后电机故障,只能更换全新的后电机总成。这样的维修方案将会导致汽车出现贬值,加上处理该问题的过程中,特斯拉不出具书面检修 告,车主与特斯拉就维修与赔偿问题僵持不下。特斯拉公关部甚至对外宣称:“特斯拉官方不会对相关事件作出任何回应,如果协商不成,建议车主走法律途径解决。”

如果把这次特斯拉在软件故障事件中的态度,与前几次出问题时的态度进行对比,就会感觉到特斯拉处理这类问题的态度贯彻下来只有两个字“傲慢”,像极了部分“直男”同学对待女朋友的态度。

这背后与特斯拉深刻的“工程师思维”也许脱不了干系,这种思维大致就是“我的产品是最先进的,有一些小瑕疵也属于正常,并且和其他产品相比,我的故障率还不是很高。”

更何况特斯拉做电动车的出发点是实现“向可持续交通的过渡”,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特斯拉的态度很可能还是站在市场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的,向消费者提供先进的产品,接受科技“恩泽”的消费者应该心怀感激。

但很可惜,这一类思路在一家企业慢慢做大,由技术驱动转向服务驱动时,往往是不适用的。态度过于强硬就会遭受到消费者的反抗,毕竟谁买产品回家都是用来享受的,谁也不乐意被说教。

随着特斯拉在国内各类问题的花式暴雷,消费者的态度也会逐渐发生改变,今年是特斯拉在中国发力的大年,相信这家公司不会愿意在口碑上失了先机。如果特斯拉真的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而非韭菜园),那么这家“直男”公司或许应该好好想想怎么讨中国消费者的欢心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