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素有游戏主机三巨头之称的微软、索尼、任天堂相继发布了最新一期财 。索尼净利润2640亿日元,同比增长24%;任天堂营业利润2203亿日元,同比增长0.2%;微软本季度的净利润为176亿美元,同比下降14%,创下了两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与此同时,在芯片不足的大环境之下,三家均表现出对游戏主机未来销量的担忧。面对持续发酵的供应危机和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微软、索尼、任天堂如今已逐步提升研发费用,向内容端发力,寻找旗下热门IP的新表达方式。
业绩渐回暖
对比上一财季三家净利润皆呈现下滑状态的数据,新一轮业绩均有回暖之势。
索尼销售额2.75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2640亿日元,同比增长24%。任天堂营收6569 亿日元,同比增长 5.2%;营业利润2203 亿日元,同比增长0.2%。微软方面,公司总体营收501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76亿美元,同比下降14%,但旗下主机Xbox部门收入达到36.1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好的第一财季纪录。
自2020年发售以来,PS5一直备受玩家关注,如今已成为索尼硬件模块的主力产品之一。然而产能不足以回应市场 召力的情况长期存在,索尼方面也曾多次回应,目前的市场需求超过了索尼的供应能力。
今年9月,索尼提高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PS5售价,其中国行版上涨400元。索尼成为了三家之中第一个在发售后抬高主机价格的厂商,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受到全球经济环境、高通胀率以及汇率因素等影响,调价后的首要任务是改善PS5的供货状况,尽可能让玩家能够体验到PS5。
然而玩家议论纷纷的涨价风波,并未影响PS5销量,索尼方面在财 中表示:在涨价之后我们尚未看到需求被抑制的情况发生,PS5的新定价将为索尼带来约100亿日元的收入。
而微软与任天堂也同样面临供应短缺问题。今年6月微软公开表示,供应中断已导致全球各国Xbox手柄短缺,影响主机市场的供应链问题可能会贯彻2022年,难满足玩家的需求。
尽管Switch游戏机在全球大卖上亿台,与上年同期相比,本 告期内销量有所下降,任天堂方面也表示,从目前看来半导体短缺情况仍将持续,并将本财年Switch游戏机的销量预期下调10%。
硬件掣肘软件发力
而或许是早有规划,又或许是索尼的“启发”。在此前明确表态不会上调Xbox在售机型价格这一计划的微软,也于近日将态度转为:微软一直以来都在尽力维持Xbox Series X/S主机及游戏订阅服务的价格,只是这种做法可能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了,某个时候将不得不提高定价。
而任天堂方面也在财 中提及,目前不会提高Switch的售价,但会继续观察市场形式,并仔细考虑是否需要涨价。
硬件供应不足的状况之下,主机三巨头也开始寻觅新的业绩增长,向着软件业务,也就是游戏产品本身发力。任天堂方面曾于2021年公开表示,研发经费已提至8.8亿美元,达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上一财年,任天堂研发投入同比增长 10.7%,海外研发团队也持续增加。
而索尼和微软持续研发的同时,也着手拓展PC端和移动端的布局。2022年内,索尼旗下独占且曾热销全球的《战神4》《地平线:零之曙光》《漫威蜘蛛侠重制版》等多款产品如今已通过整合游戏下载平台Steam和Epic上架至PC端,并曾一度登上平台周销Top10。
微软与游戏开发商动视暴雪的那场价值687亿美元的收购案,也预计将于2023年6月落地,而动视暴雪的加入,将补足内容短板。同时,微软的内容服务平台Xbox Game Pass 订阅服务用户继续增长,云游戏服务也已有超过2000万人使用,微软在游戏产业链上的布局进一步完善。
游戏行业分析师卫明野认为,主机业务往往都是依靠硬件低利润销售、软件高回 盈利的模式来争夺市场。主机涨价相当于用主机的销售额去补主机游戏的空,但两者间的强关联性作用下,主机涨价无疑透支了游戏产品的未来。如果硬件失去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品牌就必须花更大力气去夯实平台独占游戏的产品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