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好事要从去年说起。去年12月,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向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捐赠了16只傲意品牌的“智能仿生手”,并免费安装,总价值达172万多元。近日,首批8位受益者已经完成了适配,拥有了自己专属的“智能仿生手”。
首批8位受益者已经完成了适配,拥有了自己专属的“智能仿生手”。
智能仿生手
美观与实用并存 穿针都不在话下
现场,受益者分别演示了拿杯子、捡圆球、电脑打字等技巧,还有穿针线、夹黄豆、拿鸡蛋等精确度较高的动作“智能仿生手”都能实现。
首批受益者在展示抓球
“我肯定是期待用上两只手,这样对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帮助。”韶关市新丰县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股股长李海华是“智能仿生手”的首批受益者之一。在他小时候,因一次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右前臂。30多年来,当他要写字时,只能用右手上臂夹住写字板;要喝水时,只能夹住瓶子,用左手拧瓶盖。最麻烦的是,在平时在工作中,他常需要在键盘上打字,以前,他全靠左手。“我以前使用过‘美容肢’,但那个只是起到外观美化的作用,这次的仿生手非常实用,能提供工作效率。”他说。
制作一双“智能仿生手”需要先对用户的肢体神经进行测试,之后对手臂衔接处进行模型的设计塑形。“一两天就定制好了,刚开始佩戴的时候有些不习惯,慢慢就适应了。”李海华的“智能仿生手”手臂上有专门的透气孔,方便他夏天实用,约有0.9公斤重。“我现在先练习简单的抓、握、指等动作。”
智能仿生手能做20多种动作
实际上,在李海华的生活、工作中会接触到许多上肢残疾的朋友。很多残疾人的经济条件不佳,个人想购买“智能仿真手”的经济压力不小。所以他希望未来可以将这样智能康复设备的一部分费用纳入医保 销体系中,或纳入残疾人专项补贴,“让这样的好工具进入更多残疾人朋友家中,方便其生活。”他说。
第二批8只“智能仿生手”将尽快适配
“我们的智能仿真手手指全开到全闭最快能达到一秒内完成,一只手还能提30公斤的重物。”据仿生手创始人倪华良介绍,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主要研发生物信 传感器、生物信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智能辅具、智能仿生义肢等前沿技术和产品。
智能仿生手半掌部分由硅胶覆盖
其捐赠的Ohand智能仿生手结构精密,可以单独精准控制五个手指的运动,模拟人手做出抓,握,捏等20多种手部动作,满足上肢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仿真手的半掌部分由硅胶覆盖,一个手掌由300多个精密零部件组成,通过传感器识别用户的意图,再通过AI智能算法分析、判断并发出控制指令,信 传到仿生手的终端,实现动作。
“指令是基于用户的习惯动作所对应的信 ,所以用户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使用。”目前,该产品已经获得国家康复中心的质量检测 告,进入了市场,“它们将为上肢残疾的朋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倪华良说。
有专门的软件配合智能仿生手使用
据悉,目前广东省残疾人总数为172.5万人,其中肢体残疾的人数据约占45.24%,是残疾人中最大的群体。接下来,第二批8只“智能仿生手”也将尽快赠送给新一批符合条件的上肢残疾人。
【通讯员】黄仲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