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题简介:
内容:关于绘图软件是否需要使用跨平台的看法;
作用:关于绘图软件是否需要使用跨平台的看法;
仿真环境:Cadence 16.6、PADS 9.5、Altium Designer 16.1.11;
日期:2019-03-20;
=====================分割线========================
立题详解:
本次简单发表下关于“绘图软件是否需要使用跨平台的看法”;
PS:只是个人看法,有不同看法敬请指正;
1、原因
对于“绘图软件是否需要使用跨平台的看法”,本来根本没考虑过这种情况,因为“软件跨平台”这种东西,在工作中基本只是在“非主流场合”下见到过;实际中,公司会选定一种绘图软件,大多隶属于Cadence、PADS 9.5、Altium Designer中的一种或几种;很少有见过“跨越2种平台进行设计”;
实际中,原理图和PCB,本质上而言:重点是“设计思路”,与“工具”无关,“工具”只是辅助你设计的而已;
这种说法是对的,但就是这样的“工具”,对不同的人,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实际结果因人而异;
偶然的机会,碰到一家公司,使用了“PADS”+“orCAD”的组合模式,开始也抱着“工具只是工具”的想法,参与进去了;但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心态急剧变化,要知道,“工作”不是“实验室过家家”,是有时间限制的;
反复的“orCAD导出 表、PADS导入 表、orCAD导出最新 表、新的PADS导入 表、对比PADS差异、导入差异文档”……
开始不会有所感觉,来回两三次,崩溃了,只想说一句“什么鬼东西”,真是不吐不快;
2、使用的部分原因
对于“绘图软件需要使用跨平台的做法”,个人接触的公司,原因很简单:“原厂图中是orCAD画的”,公司的老工程师只会“PADS”;然后就出现了这种“不伦不类的组合”;
最让人感觉刺激的是:“成立近10年的公司,没有自己的库”;使用的“PCB封装”是从别的PADS工程中导出,改名字后直接使用,每次都要导入一次,“不服不行”;
动辄几百上千的元器件,使用的“原理图库”和“PCB库”居然是从别的工程中导入的,每次都一样;这样的情况,第一次见到,确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丰富了个人的见闻;但不得不提的是:
i)、从使用来说:现在Cadence、PADS 9.5、Altium Designer可通过部分手段实现无缝衔接;
ii)、从实际来说:现在Cadence、PADS 9.5、Altium Designer的库并不具有通用性,若是使用跨平台组合,那么久得维护2套库文件;
3、建议
对于“工作需要绘图”的,面试或入职前,一定要和技术面试的确认“开发环境”,若是使用“跨平台”的搞法,真心建议直接回绝,千万别去上班,也别去帮忙,否则会很影响心情;
PS:有的大神,也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完全脱离工具的限制;但像咱这种普通人,要想在不同平台间来回切换、无缝衔接,确实有很大难度;
4、总结
总结一句话:每个绘图软件,都有其优势,有其劣势,切忌“东拼西凑”,最后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是“四不像”、“劳心又劳力”,切记切记;
重要问题:使用“东拼西凑”的搞法,可能在短期内,可以折中满足2反面的需求;但在后期维护或是新人接手时,问题将呈几何指数增加,根本无法维护、无法接手,而且随累积的时间长短,成正比例关系;
最后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实验室的东西”,而不是实际中的“产品”,因为无法维护、update的东西,很难将其定义为“产品”,至少在“标准化”这一条上,就已经被否决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