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行各业的陆续开工,很多骗子也开始“上岗”了。最近关于被骗的 警越来越多,甚至还有骗子向尚未开学的学生“下手”。
发红包求安慰只要发就双倍还?
“发红包求安慰,只要你转,我就双倍返还”的骗局已很老套,应该没几个人会上当。然而,最近骗子却重新启用起这种老骗术,只是他们把“魔爪”伸向了尚未开学的学生。这不,高邮一个女孩子就中了这一骗术,被骗走了1400多元钱。
3月13日下午3点多钟,家住高邮的小颖(化名)被人拉进一个微信群,群里有人发了一个人微信名片,小颖就点开了,发现这个人朋友圈里正在做活动,任何人发红包给他,他就双倍返还。尚未开学的小颖在家正好无聊,感觉好奇,就加了这个微信,进行咨询,问对方是不是真的。
对方回复小颖,活动真实有效。哪有这种好事?起初小颖感觉不可理解,对方解释称自己是感情受挫了,就是为了找一种安慰,钱对于自己来说不算什么。这一说,小颖觉得能理解了,于是就扫了对方发过来的二维码,转了900元给对方。付完后小颖就跟对方要钱,要求对方双倍返还,对方让小颖再补转多一点,他就六倍返还,因为自己还是学生没什么钱,小颖没有同意,坚持让对方返。对方告诉小颖,他要跟后台对接一下,二个小时后才能转。在这等的二个小时期间,他又不停地劝小颖再补转一些,肯定会收获更多。小颖最终没经得住劝,又扫码转了520元。转完小颖再催他转款时,他已经不睬小颖了。小颖这才发觉自己被骗了,赶紧到派出所 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警方提醒,现在学生还没开学,都在家上 课,手机、电脑成了标配,上个QQ、微信再方便不过了,骗子们是瞅准了时机,所以警方提醒广大的家长们要加强防范宣传,教育孩子不要轻信 上的刷单赚钱,双倍返款之类的骗局。
警方提醒↓↓↓这些骗术都需要警惕
一、假冒客服发退票改签短信
专业人士称,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事主购票信息后,假冒客服通过短信、电话与事主联系,先告知事主转账金额高于银行卡余额不会成功,但当事主汇款时,诈骗分子先往事主银行卡汇入一定金额的钱,将余额补足,使事主汇款成功,骗得事主卡内余额。
警方提醒:收到此类短信,要先拨打114查询核实客服电话,要么直接与相关站点取得联系进行核实,切莫盲目转账。
二、盗用学生QQ 冒充校方行骗
学生小李,在国外某高校读书,由于疫情原因一直没能去参加学业。前不久,小李在家玩手机过程中,校方平时联系的QQ头像突然闪动,小李打开后发现“校方”让他交纳一笔本学期的特训费用, 名时间给得极短,如若过期参加不上有可能影响将来毕业。信息还称,由于工作原因,校方原教务电话及负责人有了调整,一同发来了新的联系人及电话。为了确认信息,小李就给“校方”打了电话,对方告诉他确实有这么回事。于是,小李就按照“校方”提供的账 将钱转了过去。可过了几天,小李与同学聊天过程中说起此事,同学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再次与校方联系后,小李才弄明白自己上当了。
有警方专业人员分析,这类骗术多为行骗人通过软件,将电脑改成境外的IP地址,并用电脑搜索在国外的华人,向对方发送信息希望结交为好友。信息中放入木马链接,利用木马病毒盗取对方QQ ,查看被盗QQ 信息,并加其为好友,通过聊天获取被盗QQ主人的个人、家庭、留学等情况以及视频等资料,用于后续行骗。
警方提醒:不要随意接收陌生人在互联 上发来的文件,防止因木马病毒致QQ 被盗,更不要向陌生人泄露个人及亲朋好友信息。若QQ 被盗,及时修改密码并告知亲朋好友。遇对方提经济要求,要通过电话等其他方式联系核实。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