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滴滴下架后,以一喂顺风车为代表的的 约车平台,至今已经增至263家,而这些公司都已经取得经营许可证,较2021年同期新增41家,较2021年7月新增22家。
不少人也感叹,“ 约车=滴滴”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并且聚合平台渐渐成为了大众热捧的平台。
一.滴滴不再是 约车巨头
市场变化、司机和用户习惯的改变,以及非法盗取私人信息,对于 约车巨头滴滴的冲击不言而喻。
公开数据显示,高峰时期,滴滴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90%。而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8月,暂停新用户注册后,滴滴平台的订单较7月份下降了21.1%,而T3出行、阳光出行分别增长了66.8%、33.8%。2021年9月,滴滴出行订单量环比再度下跌0.6%,而T3出行、神州专车订单量分别上涨37.6%、75.6%。
除了订单量下滑,滴滴还面临着车辆及驾驶员合规率的问题。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中,滴滴平台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持续排名垫底。
据交通运输部官微消息, 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发布了6月份 约车行业运行情况。在订单量前10名的 约车平台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广汽集团旗下的如祺出行,而滴滴旗下的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分别位列订单合规率后两名。
另外,信息还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底,滴滴平台双合规订单率更是仅有36.8%,很明显,滴滴就算订单量超高,但合规率依然是它被多次诟病的问题。
二.聚合平台受追捧
约车产品上的变化,也快速传递至乘客端和司机端。在乘客端,滴滴暂停新用户注册并下架后,高德、百度、美团等聚合打车平台,成为了 约车市场的新宠。
不过这也因此让司机和平台之间的“联系”非常薄弱,司机施师傅就表示,一直以来,他们司机一直以来更注重平台的奖励是否丰厚,以及司机的要求严不严格,所以哪个平台奖励多一些,要求轻松一些,他们就会更倾向哪方。
总而言之, 约车平台和司机是一个互选的过程,到底是哪个平台,在于司机自己的想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