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绽放一抹鲜艳的红
1933年1月25日,在朱德、周恩来运筹帷幄、精心部署下,闽浙赣苏区红十军在贵溪县神前村改编为红十一军南渡信江与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在上清镇胜利会师。上清会师后,红十一军与中央苏区红三十一师合编,列入中央红军建制。上清会师促成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闽赣省的成立,巩固和扩大了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和人民军队战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在泸溪河畔,立有一块“红军会师滩”的纪念碑,多年来,一位叫黄银辉的老人以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红土地。据黄银辉介绍,他父亲黄水良当年协助红军渡河,书写了自己光辉的一生。如今,黄银辉老人每周都会义务清扫“红军会师滩”纪念碑的卫生,数十年如一日地以这种方式向先烈致敬,传承红色基因。展览现场,黄银辉老人第一次黛上了VR设备,他说,“现在能在家门口就看到展览,我内心很震撼。”
为让本次展览与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相协调,“红军上清会师”展览的场馆建设颇具匠心。上清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欧阳海旭介绍,该场馆的古建材料全部采购于金溪县古宅,原貌还原了古建风格,“如今,古镇里又多了一抹鲜艳的‘红’”。
文物集结,讲述信仰的力量
据了解,“红军上清会师”展以中央红军和闽浙赣红军会师为背景,以数字化形式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古色古香的场馆内,庄严肃穆,该展览分为一、二两层,面积合约700多平方米。场馆恢宏大气,展览厚重丰富。既凝固历史,又穿越时空。
为了呈现更加准确、翔实,展览内容更加丰富,项目团队组建了专家小组,对史料进行考证。自2022年6月以来,专家团队赴多地征集文物文献史料,行程2000余公里,征集到历史照片和文字材料300多件,其中不乏珍贵并具有历史意义的老照片。
“红军上清会师”展布展项目艺术总监冯瀚翔介绍,整个场馆以红色为主基调,展厅内可谓“步步有景,步步有情”。驻足于一件件镌刻着历史印记的文物前,透过文字介绍,循着时间脉络,就能清晰了解那段辉煌的红色历史。
党 助力,让历史教科书“活起来”
“红军上清会师”展项目由江西日 ( 业传媒集团)倾力打造,该项目充分借助江西日 ( 业传媒集团)数字技术优势,多媒体互动电子沙盘、多媒体融合的人物雕塑半景画场景;灵活运用VR展项、幻影成像、3D沉浸式影院、浮雕、人物雕塑半景化场景等展示手段,营造一个可视、可听、可互动的步入式场景。
红色赋能,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清镇是千年古镇,文化与历史交相辉映,“红军上清会师”展依托红色文化因子,孕育出“对党忠诚,为民至上,顾全大局,团结一心”的红色精神。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上清镇党委书记许佩君介绍,展览依托古镇旅游资源,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目标,以“身着红军服,重走会师路”、品尝忆苦思甜之餐和献上红军之花为切入口,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心中,细细品读经典。
近年来,上清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断挖掘自身资源,练好内功,补强体魂。目前已接待企事业单位团体、学校师生、游客参观研学1万余人次。辐射周边新建农家乐5户,民宿8户,新增30余个就业岗位,参与红色旅游农民增收1000元。
许佩君表示,“红军上清会师”展项目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宝库。一定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