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神器”喜忧参半

“拍照批改”功能。

拍照上传作业题,几秒就能获得答案。

作业辅导类APP下载量过亿

“妈,我申请用五分钟手机,有道数学题不会做。”打开一款搜题软件,点击首页“拍照搜题”,几秒钟时间,答案和解题步骤就显示出来。对照答案看看题目和解题步骤,正在读初四的王同学感觉自己把这道题“研究”明白了,心满意足写在作业本上。

“大家都很适应线上学习,我身边同学都用过这些软件。题库大、准确率高,拿数学题来说,基本常见的题型都能搜出答案。”王同学说,不过她也坦言,当时认为自己弄清楚的一些题型,很容易过后就忘,也有同学搜题后直接写上答案,根本不思考,就是为了尽快完成作业。

用?不用?

家长一直知道王同学使用搜题软件。王同学的母亲说:“孩子上初四以来,很多题我和她父亲都辅导不了,我们也怕她直接抄答案,但不用软件不会的题我们也无法辅导。”

顾丹丹认为,对于一些自主学习能力强、能较好约束自己学习行为的学生来讲,这些软件确实有着辅导功能,但对于一些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监督辅导、且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来说,这些软件反而让学生对用软件做作业产生依赖性,原本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情况、巩固学习效果的家庭作业,发挥不了真正作用。

“我在批改作业时就发现,学生用下一阶段的解题方法完成了当前教学阶段布置的好几道数学题,很显然搜题软件只是给出一个答案,并未按实际教学进度进行匹配。这种情况下,学生看过答案解析后,并没有真正研究透那道题,这样一来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毫无意义,我们一直呼吁学生放下手机,跟住老师来学习。”顾丹丹感慨地说。

“解题”要多方合力

针对这些情况,有教育专家建议,软件研发机构、学生、家长、学校应深入研究“解题神器”,积极探索,找到减少问题发生的方法,最大化发挥作业类软件的价值。采访中多名教师对此表示赞同,他们认为,对于使用者学生来讲,自身要对作业有正确的认识,踏实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必要时及时干预,进行正确引导和监督。

祁兵认为,老师讲授知识采用的是点拨、引导、启发式教学模式,重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掌握探究的途径,这是各种软件无法企及的。因此,建议老师和家长配合起来,加强电子设备监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引导学生跟住学校老师的教学步伐。

此外,作业类软件质量良莠不齐。她建议根据教育实际发展、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学习需求等,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要对各类软件进行筛选评价,为学生选择优质作业辅导软件提供科学专业参考。家长和学校可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它只是辅导作业的一种工具,不能取代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建立畅通反馈渠道,发现问题后各渠道都能及时准确反馈,帮助进一步改进产品。祁兵说,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强监管,才能保证学生合理使用作业类软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