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从未忘记”——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重大贡献

中新 香港12月5日电 题:“国家从未忘记”——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的重大贡献

大批如李秀恒这样的港人,在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香港从未缺席。

今年11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强调,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的实践,在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港澳所处的地位是独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贡献是重大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习近平还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同胞和 会各界人士发挥的主要作用,包括投资兴业的龙头作用、市场经济的示范作用、体制改革的助推作用、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先行先试的试点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鉴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市场放开,但内地投资环境差、政策不完善、投资前景不明朗的情况尤在,令外资犹豫观望。在这种情况下,港商率先大胆到内地投资建厂,常常以“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出现,更为相关领域经济发展带来“第一桶金”,起到投资兴业的龙头作用,成为风气的“引领者”。

1978年,中国内地第一家来料加工厂由港商在广东东莞开办;1980年,香港企业家伍淑清注册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1983年,由港商霍英东与内地合资的白天鹅宾馆在广州正式开业,成为内地首家五星级宾馆……

在“硬件”输入的同时,香港投资者更为内地改革开放输入了许多先进的发展理念、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等“软件”,促进了观念更新,为内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借鉴。

由那时起,毗邻香港的深圳特区开始蜕变,由一个小渔村走上创造“经济奇迹”的快车道。珠三角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格局,以出口加工制造业为主要合作内容,这也直接促成珠三角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随着制造业的转移,港商在内地的投资模式开始逐渐转为以服务业为重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认为,当时的香港把握了内地制造业起飞的契机,成功转型成为内地连接世界市场的重要桥梁,建立和巩固了香港今天作为国际商贸、物流、航运、金融和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

作为国家的重要窗口,香港成为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先行先试的首选地,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佳跳板;凭着在国际交流方面的丰富经验,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起到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依托自身既联通国际又安全可控的离岸环境,香港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此外,随着40年来两地人员和经济往来日趋频繁,香港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也带动内地生活方式与潮流的变化,在饮食方式、电影、流行音乐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而在城市管理、教育、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港人亦持续贡献良多。

2017年6月30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视察香港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致辞指出:“香港同胞一直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从未忘记。”

如今,国家迎来新一轮改革开放。作为国际上非常开放且具竞争力的城市,以及举足轻重的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香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过程中更迎来新的机遇。

习近平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指出,在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香港、澳门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并提出4点希望,包括更加积极主动助力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实践以及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18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