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普陀警方捣毁一特大 上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汽车机油的地下产业链,抓获22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窝点6处,查获制假设备2套、各种假冒品牌汽车机油商品8700余桶,涉案价值共计1亿余元;2020年3月,广西来宾市警方向媒体通 ,成功侦破中国公安部督办的“10·17”假冒品牌车用机油案,仅广西来宾和广东警方就移送起诉涉案人员25名,涉案金额达22亿元人民币。
2020年6月上海市青浦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抓获犯罪团伙成员十余人,涉案金额1000万余元。经查,潘某与妻子陈某自2019年初在本区多地租赁场地作为加工窝点和仓库,从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分别购进润滑油原料油及包装材料后,雇人将润滑油灌装入国内外知名品牌成品罐中,后通过线下及 交软件等渠道对外销售至全国10余个省市。
据了解,公安部门每年针对机油造假的案例非常多,涉案金额之大,尤其是机油大品牌造假成了重灾区,为何每年破获这么多机油造假案例,假机油还是泛滥成灾?
“利”字头上一把刀
据了解,很多假机油通过桶、桶盖、纸箱、商标标志、劣质机油……一桶成本价只需40元的劣质机油,经过加工炼成所谓的“二线油”,再通过“专业”包装,就摇身变成价值上百元的“名牌机油”,并堂而皇之流向市场。
为什么机油造假泛滥成灾归根到底还是太暴利了。一些“小三轮车”从4S店或者各大修理厂以每桶200元的价格回收旧机油,再卖给机油作坊,经过提炼、清洗,最后灌装上市。回收时,旧机油一吨两百多元,加工后销售,一吨达三千元。这种成本少,暴利收益,让很多人甘心铤而走险,不惜走向犯罪的道路。
“机油是假”奈何有市场
假机油为何泛滥成灾,其实关键点还是因为有市场。近些年来, 上很多卖假机油的 店屡见不鲜,但是还是有很多 友去买。为什么,究其原因是还是因为便宜。一箱正品机油4L装400元左右, 上卖300元左右,你就觉得赚了实际成本或许只有40元。
由于正品机油渠道利润不高,真假货源掺着卖,才是机油经销商的“财富密码”。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访谈时表示,正规渠道确实存在流入假货的风险,但规模和比例无法评估。从汽修店拿货价格表我们发现,从代理商手里拿货,4L装美、嘉、壳,正品单件毛利在百元左右。但他也表示,加上店面和人工成本,正品机油利润确实不高。“如果进假货,成本会比正品批发价低30%-50%”。维保店用假机油,如果是高仿假货,一般消费者也看不出来。高收益、低风险,假机油成为部分经营者的选择。
所以从消费者到销售者假机油贩卖,似乎已经形成了产业链。
机油制造技术薄弱,价格高
其实,市场上会假机油泛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机油制造的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国人手中,打破机油技术壁垒,把整体价格拉低。就像小米、华为未出现前,国产手机山寨泛滥。当山寨产品没有了利润,自然会逐渐退场。
打破技术壁垒,主要包括两块,一是添加剂,二是技术标准。润滑油测试高级工程师金成良举了个例子,某款添加剂国内实现自主生产后,价格直接由每吨8万元腰斩为4万元。添加剂在机油中占比不高,但成本不低;国产没有替代,价格就居高不下。
机油技术标准,目前由美国API(美国石油协会)、欧洲ACEA(欧洲汽车制造协会)主导。一些国内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拿到欧美认证后,反过来在国内卖高价。这正是国内机油技术偏弱,导致的市场乱象。
机油泛滥,屡禁不止。其实最终坑害的还是我们消费者。我们也 召消费者群体能够不要贪图小便宜,假机油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法知道他的下限有多低。正品机油1万公里保养一次,假机油可能只能跑3000公里。如果是废油提炼,对发动机会有更大伤害,同时我们也希望国内的机油制造商能够继续技术攻关,掌握核心技术,拉低价格让不法分子没有可趁之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