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追光电子架构与Model 3电子架构对比

近日,岚图汽车在科技日上发布了其全新的电子架构,十分震撼,我认为岚图这次发布的电子架构所展示的技术路线就是第五代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终极形态了,那么对比特斯拉2017年就发布的第五代电子架构,二者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岚图采用的主干 络是以太 与CAN FD,以太 通信协议为Some/IP。中央控制器集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热管理、整车控制、车身控制等功能域,这样的高集成度意味着其软件的可拓展性会非常强,迭代速度直接起飞,但是相应的代价是通信链路比较长,需要通过系统的不断优化才能实现快速的传输。

四个区域控制器分别为VIU-F、VIU-R、VIU-ML、VIU-MR来实现区域路由与区域配电,通过T-Box车联 终端实现5G通讯、GPS、RTK等功能。

软件架构SOA化,并形成了车载操作系统(软件平台+中间件)。

追光电子架构

而特斯拉的Model 3 采用的主干 络是CAN,采用CAN总线通信协议。软件架构同样是SOA化。中央控制器集成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与车联 终端。这也限制了Model 3只能使用4G 络,由于5G 络的相控阵体系,使得天线需要规则的位置进行摆放,而且不能被金属遮挡,因此集成在中央控制器中,5G信 衰减会相当严重,安全性也比较低,因为即使是4G 络,也会对无线信 传输产生干扰。

区域控制器上采用三个区域控制器分别为BCM-F(集成车身,热管理)、 BCM-ML(集成车身)、BCM-MR(集成车身)。

软件架构同样是SOA化,车载操作系统已经迭代了很多次,可以看出特斯拉的软件实力有多么恐怖,设计思路也非常超前。

Model 3电子架构示意图

其次,虽然都叫做区域控制器,但是岚图的区域控制器与特斯拉的区域控制器还是有一定差异。二者都是为了依照就近原则接入临近的执行器,从而解决了线束过长且布置复杂的问题。但是岚图的区域控制器并没有控制功能,其主要承担的 关的功能,保障OIB的信 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去,并为接入的各路负载供电,而且还可以监测电流情况实现精准配电。而特斯拉的区域控制器依然承担了车身、热管理等功能的的控制及相关模块的配电。

?

Model 3前区域控制器结构图

岚图的中央智慧大脑集成度更高,后续的迭代速度也将更快更简单,真正实现了平台化。当然特斯拉的架构比较是五年前发布的,现在的新架构的进展还未可知。但是至少国产品牌已经在先进架构上迎头赶上并在部分技术上实现了超越。在上一篇岚图中央智慧大脑的分析中也详细分析过。

在汽车“新五化”的浪潮下,中国国产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相信再经过几年的高速迭代发展,中国智能汽车的技术一定会实现对国外汽车巨头的超越,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