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禁中小学生带手机入校 学校:分类管理与疏导加强结合

数据:过半被调查者支持限制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教育部此次发布的《通知》,得到不少 友支持。2月1日,微博上一项名为“你觉得中小学生有必要带手机去学校吗?”的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1743名 友中,选择“没必要,可能影响学习和视力”的占54.4%,选择“可以带,有时候挺方便”的人数占比18.7%,还有25.8%的人赞成“灵活处理”。

在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看来,智能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上 、游戏、 交等功能样样俱全,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还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容易沉迷其中,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损害视力,破坏专注力,甚至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

据张恒柱介绍,管控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已成世界共识。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或者其他形式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者课堂,有的规定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使用手机,芬兰禁止向初三以下的学生销售手机。

现状:部分学校已采取分类管理措施

教育部此次下发的《通知》中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相应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一般来说,不建议小学生带手机上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表示,必要时的家长联系、紧急情况下的 警功能,一般的电话手表就可以实现。在他看来,初中、高中可以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但不提倡带功能过多、昂贵的手机,且要加强统一管理。

王殿军强调,让学生带手机并不意味着对手机的使用不加限制和管理,学校要明确规定什么时间可以用手机,什么时间不能用,还应让学生懂得手机的使用场合。“学校应该将手机使用管理的要求明确告知每位教师、每个学生,然后由教师监督、学生互相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探讨:禁用手机布置作业是否“一刀切”?

除家长外,也有多名老师表示,“支持不用手机布置作业。作为老师,我也不想在手机上改几百份作业,眼睛吃不消。”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在《通知》中特别强调:“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禁用手机布置作业是否“一刀切”、哪些情况属于违规、哪些情况属于辅助教学,对于作业的边界红线,部分一线老师仍有困惑。

“目前英语科目采取机考形式,有些学生会通过手机软件完成跟读、听力作业;一些学校的问卷、学习小视频也通过 络分发;有时课代表会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发到班级群里,方便学生查看;老师上课时使用的电子课件,部分学生希望拷贝后复习使用……杨冉不知道,按照《通知》的要求,上述这些情况算不算违规?

杨冉坦言,“手机只是一个工具、载体,重要的是看学生用这个工具来做什么。疫情期间很多学校会让学生通过小程序交作业,一刀切地阻断这一途径也值得商榷。”

北京市海淀区一位不愿具名的小学校长表示,教学活动在线下时,还是布置纸质作业较好。同时她也认为,“要分场景,而不是一刀切。”

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校长徐华看来,进入学校的学习活动都是线下,手机辅助的作用不大。“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 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重点,手机只是工具本身无过,主要是不良的使用习惯和‘有害无益’的各种数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