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标准化、定制化之争(上篇)

在投资人眼里,一门好的生意,必然是产品标准化、模式可复制、能实现快速扩张的。产品标准化是实现规模效应的前提条件,也是降低产品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但想要让这类商业逻辑在MES行业真正起到作用,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标准化”众望所归

今早,大东时代智库(TD)粉丝群发生了一场关于MES标准化的讨论。

航天云 专家蓝凯慧提出疑问:“MES之前早就已经有了ISA-95标准,这个标准定义了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流程和模块,未来是否会有一些优秀的MES厂家研发出适合多个行业的产品?”

小米手机部智能制造部总监肖海鸥回应称:“MES服务商必须要按这个趋势走。如果每个工厂都要去定制客户化一套MES,工厂为什么要买你的MES?我自己组建IT团队,想怎么定制就怎么定制。

而且如果MES厂家‘沉醉’于做项目,很难盈利,很难继续服务。MES厂家必须要做产品、做标准,将通用模块沉淀出来,做成PAAS平台,然后再做SAAS服务;不奢求一步到位100%,如果通用模块能做到80%,客户化服务再用低代码实现。

如果MES也能做成像现在云ERP一样服务,试用免费、咨询收费、每年收维护费用,那么存量客户的维护费用就能让MES厂家很好地活下去,这样就能实现良性循环。我相信未来MES趋势一定会这样。”

该观点一经亮出,就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是啊,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让产品尽可能地适用于更多的客户,才可能扩大销量,增加利润。

大东时代智库(TD)在《电子行业数字化蓝皮书》中也曾预测,未来,随着电子行业的企业应用普及率不断提升,服务商针对特定细分领域常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开发标准化、平台化的系统产品,一方面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系统的通用性及普及率。因此,云化数字化产品将会是企业重点部署与升级的方向。

针对电子行业不同应用场景,重点开发SaaS和PaaS两种云产品,SaaS云产品则为企业提供完全标准化的数字化产品,客户不需要过多自行开发;PaaS云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较为开放的平台接口与数据,从中构建自己的应用,而不需要接触底层操作系统。针对不同的类型的产品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成本敏感、通用性强的业务,SaaS是成本最低的选项。

比如CRM、HRM、WMS等标准化程度高的应用,服务商更倾向于开发SaaS云产品,并可以通过其部分自定制功能能满足企业的应用。而对于自主可控要求较高、业务流程定制化需求较大的业务,如ERP、MES、SCADA及工业控制类软件产品,则可通过部署PaaS云产品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同时让电子企业搭建共性的应用平台,解决电子行业共性的生产场景问题。

既然标准化的好处这么明显,那为什么目前MES标准化的推进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在下篇中讨论。

EN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