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教你透视消费主义,带你逃离买买买的陷阱

“在现代化、城市化、大众化的 会中,商品是一切的中心,是人们追逐的对象。在现代 会中,一个人的身份既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来‘发明’自己的身份。”

——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消费主义全球史》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又让不少人过上了捂紧钱包、寒风中吃土的日子。我们现在的 会生活被消费充斥着每个细节,我们买着、消费着、挥霍着,试图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中找到最能代表自己的,但我们都忘记了,在这样的工业复制的时代,什么样的商品是你有我不能有的呢?

现代交通运输业用速度战胜距离,用时间消灭空间,商品的流通达到了以往的时代所无法想象的程度。我们习惯每天点开购物软件查看自己的快递配送进度,满怀期待地等它被送上门来。现在的快递,普遍承诺隔日达,不断提升的运力水平为其提供保障,所以几年前我们在抱怨双十一物流太慢时,这一情况到现在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我们下单,然后等待,技术不断缩短我们等待的时间,于是等待逐渐变成效率至上的现代 会无法忍受的事情。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消费主义带来的不只是商品,也不只是人对物,更多的是场景和空间的变革,在19世纪末一些空间专门为休闲娱乐和消费行为打造出来,百货商店、购物中心、商业街都出现了。现在的消费空间和场景更是多元,不管是富丽堂皇还是简约大方或者异域风情,目的都是为了让你心甘情愿在这消费胜地掏出手机和信用卡,体验一把纯粹符 带给你的价值。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十九世纪的资产阶级想体现自己的阶级身份,靠的是符 物的积累和展示。这与当下的情况并无差别,只是在物质生产极为丰富的今天,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富也在不断积累,各种各样的风格不断出现,人们通常认为穿戴物品最能展示自己的风格。最近几年辣妹风、甜酷风、Lolita、性冷淡风等等都为不少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渠道。附庸风雅者、丹迪主义者和波西米亚艺术家,则是十九世纪的原始消费者的三种形象。符 物不仅是人们竞争的武器,也支持着人们表达个性。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在19世纪末,图像成为商品的传播工具,帮助它迅速地征服了人们的感官,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一旦实现了可复制性,商品的幻影就再也无法摆脱了,商业会波及世界的每个角落,再遥远的人群也可以成为消费者”。以前的图像,是画再到照片再到会动的图像,电视的出现,图像在源源不断的复制粘贴过程中成为一种在物之上的新商品,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分享平台,图像成为被追逐的战利品,分享帮助满足人的欲望,有时候欲望最后甚至不是为了物或者地点而是图像本身。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种崇尚独特、彰显个性的反叛文化出现了。但却没有破坏商业秩序,反而通过宣扬富有个性的符 物,充当了消费主义的帮手。人们爱自由、爱独立、爱个性,本来以为反叛会成为主旋律,然而却只是流于表面,我们的个性和和自我依然需要商品和符 物去表达,反叛被招安,所有都降格为眼睛的世界,消费才是王道。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现代化、城市化、大众化的 会中,商品是一切的中心,是人们追逐的对象。在现代 会中,一个人的身份既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来“发明”自己的身份。”

加卢佐分析了消费主义的全球史,目光透彻,落笔深刻。现下的 会不消费的可能几乎为零,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你透视消费主义,审视自己的内心,带着批判的眼光,做更理性的消费者。

#头条创作挑战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m/tt5https://www.iruanshi.com/tt5https://www.iruanshi.com/tt5/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js/icons-2.7.19.js?ver=6.17.0" id="wpcom-icons-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