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
用拼车软件的多了
拼车软件是指陌生人之间通过 络私信或者软件的形式进行协商,互拼油费,从相近或者路过的地点一同出发到同一地点,其概念相当于搭顺风车,只不过乘车人要付一定费用。需要拼车的上班族,只需在 上输入自己的乘车地点和目的地,系统就会自动匹配与自己顺路的司机,在这之后就可以与司机单线联系。
数个软件在“拼”:
优惠券和积分可抵现金
打开这些拼车软件,都会出现一张地图,通过手机定位迅速获得位置,地图上的小图标显示出附近的车主,其中包括车主姓名以及车牌 和车的品牌型 ,何时出发,人数、出发地、目的地,拼车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除此之外,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各款软件不但补贴力度一度升级,除了补贴优惠外,一些软件还提供在线语音通话及短信模式拼友交流平台。智能匹配推荐、认证系统、资金担保和律师咨询等各具特色的软件功能。
市民观点:
有人点“赞”有人担心安全
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涉嫌非法营运
哈尔滨市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法制科徐姓工作人员表示,私家车如果没有涉及金钱交易就不能定性为非法营运,如果涉及金钱交易应先调查取证再进行相应处罚。但由于此事都是私家车主与乘坐人事先达成协议,会给取证带来难度,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由于乘车人与车主之间都是口头协议,而且没有正规出租车的保险赔偿标准,乘车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很难维权。目前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尚未接触过类似事情。
会学家曲文勇:拼车前做好双方约定以免发生纠纷
黑龙江大学 会学教授曲文勇对此分析表示,拼车软件的出现无疑是方便了大多数上班族,对市民来说又能节省一笔经费,并且缓解了现在日益加重的交通压力,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都存在益处,但是拼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因为时间、价位等不确定性,在拼车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纠纷问题,责任难清,市民尤其是女性应该加强防患意识,拼车前做好双方约定,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和纠纷。
新闻链接:拼车出事故,责任怎么算?
因拼车而出现事故的并不在少数,辽宁省大连市王先生和孙小姐约定好一起拼车,两人口头约定,孙小姐每月给王先生支付300元钱的油钱。一天在上班途中,王先生开车因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孙小姐额头碰伤,右手腕骨折,共花费了1万多元的医药费,后经交警大队认定对方肇事车辆负全责。现在孙小姐要求王先生和肇事车主一起赔偿她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2万元。王先生坚决不同意,认为自己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没有责任,不应该赔偿。后经律师建议,孙小姐可以依照《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向侵权方即肇事车辆的车主主张权利,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损失;同时孙小姐与王先生拼车同行,其与王先生之间形成了合同关系,王先生负有将孙小姐安全送到目的地的义务,因此孙小姐也可以要求王先生进行赔偿。但孙小姐不能同时要求两人都承担赔偿责任,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方进行赔偿。
北京市根据出台指导意见对“拼车”进行了规范,对“拼车”产生的相关费用,也给出了可以“分摊”的准许。允许合理分摊合乘费用被写入指导意见,合乘分长期合乘和长途短期合乘但需签有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