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3月30日,江苏省南京市6个主城区129个项目同时集中开工——受疫情影响的江苏,复工复产的脚步愈加稳健。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江苏各市已经基本全面复工,规模以上企业复工数量超过4.5万家,平均复工率达99.7%,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达91.86%。
向科技要效益
“现在我们的产能已经全部恢复,出口订单排到6月份。不仅能够满足客户交付需求,下一步还要尽快抢占国际市场。”徐州高新区格利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经理侯光辉掩藏不住喜悦之情。一个多月来,在当地政府的相助下,企业顺利化解了诸如产业链上下游通畅等系列堵点、难点问题,接下来面临的就是内功的修炼。恢复生产后,该企业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并对现有设备进行创新性改良,效率大幅提升。
“战胜危机才有新生机。这次疫情中我们生产的智慧灯杆可以实时监控路口的车流及人流,为指挥调度、排查疫情提供了决策依据,表现抢眼。这样的硬核科技产品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目前我们正抢抓机遇,尽快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侯光辉说。
向新兴产业要生机
针对疫情期间各种需求剧增,江苏星 软件上线“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帮助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省内窗口推行了“互联 +登记”业务;鱼跃医疗深挖呼吸治疗、感控消毒等抗疫物资的产能;江苏奇天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仅用4天就完成了对病毒试剂的研发,并通过国家疾控中心的临床评估……一批批智能制造、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在全民防疫中彰显企业担当。
人工智能、信息科技、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不仅在复工防疫中大显身手,更推动着企业生产经营高效恢复,促进经济 会逐步回归正常状态。
在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晶体生长车间内,值班班长正通过电子屏对各生长炉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高科技的运用,让晶体生长车间实现了24小时连续生产。不仅如此,恒温生产也避免了热能损耗,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了最大限度的节能。
2020年,徐州共精心编排了包括鑫晶半导体大硅片、众拓光电大功率硅基芯片、中科汉韵碳化硅功率器件在内的37个市级集成电路与ICT产业重大项目。目前,这些重大项目均已落实包挂到人,全面上足机械、上足人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聚焦目标抓进度。
向科学管理要动力
磨刀不误砍柴工。复工复产是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考验,也是对企业管理能力和人文关怀的检验。科学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加高效、安全地恢复生产。
轮货电梯往来穿梭,挖掘机清运土方,高压雾炮车巡回降尘,一幕幕人机合力施工的“协奏曲”正在奏响……在南京市中芬合作交流中心项目的施工现场,近百名身着橙色背心、戴口罩与安全头盔的建筑工人重返工地,开始了熟悉的工作节奏。
“疫情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小的影响,我们得抓紧时间赶工。”项目投资主体方负责人殷凤军介绍,按原计划,2月中下旬就应该完成初步的填土工作,但因疫情延误了不少时间,导致后续工作也一直推迟。
复工刻不容缓,但工人安全和施工环境也要保证。在项目指挥中心,所有工人的位置信息都清晰地呈现在监控室的电脑上,点击图标便可显示该工人的身份信息、健康状态、工作区域和停留时间。“我们以‘物联 +智能硬件’为手段,在每个工人的安全帽中植入定位芯片,对施工人员进行数字化管理,保证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吴扬进介绍,施工通道处也安装了人脸识别和红外线体温监测系统,对进场施工人员的身份、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筑牢安全防线。
目前,江苏各地区在精准防控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系统谋划助力企业渡难关,在降低疫情影响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积极奏响“复工复产进行曲”。
《光明日 》( 2020年04月07日01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