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从纯手工管理过渡到条形码识别、计算机 络、软件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但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阻碍了图书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黑科技加持,市民可“刷脸”进馆读书
近日,广东大岭山图书馆全面解决了上述问题,摇身一变成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开放!还有自助办证、“刷脸借阅”、电子图书借阅等功能!
据该图书馆负责人介绍,该自助图书馆是东莞市第一家率先运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自助图书馆。市民24小时均可通过刷读者证、身份证甚至“刷脸”进入自助借还图书,一分钟就能把借阅手续完成,真正实现无障碍借阅。
什么是 RFID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无线电波识别目标物上的标记,以进行无线数据识别和获取相关信息的工作。
RFID标签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量大、存储信息可以修改等优点。
RFID是一门独立的将不同的跨学科的专业技术综合在一起,如高频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半导体技术、数据与密码学、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等。这是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开发与应用。
RFID系统由Tag芯片、天线、读卡器所组成,接收信息并传至计算机系统处理。根据无线射频标识原理RFID而生产的电子标签,具有一个双重角色的作用:一方面是身份识别,用来对物品进行跟踪和清点;另一方面用于物品的安全保护。这些特点大大地提高了资料处理能力,通过一个简单的单一操作就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资料流通过程。
标签与读写器通过无线射频信 交换信息,与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条形码技术的取代者,电子标签是未来标签市场的一种终极产品。
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技术优势
自助借还系统,提高流通效率
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系统,使用自助借还系统,读者可以直接通过自助借还系统借阅书籍,无需对书籍进行消磁和带着书籍穿过图书馆防盗天线。
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系统可以提供自助借书、自助还书、自助办证、预约取书、还书预分检、视觉浏览面转换/PDP图书浏览、与中心图书馆数据实时交互、上书自动通告等服务。
智能上架系统,大幅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上架系统,主要由流通借还系统、文献定位系统和文献典藏系统组成,可以通过建立架位标识,构造智能化应用环境,实现文献定位导航,书籍排架灵活多样,可以实行全自助服务,解决书籍错架乱架、文献上架、排架和自动寻址等问题,极大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人工的工作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出错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改变借阅管理,提升文献的开发利用
使用RFID技术,可以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对数字资源深层次的加工。对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如普通纸介质文献加工,古籍善本加工,缩微文献加工,音视频加工,特殊资源的加工(如舆图、甲骨等),使有效的文献得以妥善处置和推广。对数字资源深层次的加工,可以从数字资源知识点中进行提取,实现人名地名版本载体的规范与关联,某一知识结构的重新组织,二次数字文献的组织与开发,建立专题概念体系知识库等。
改变管理和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满意度
基于RFID技术的整套图书馆系统化管理,将极大减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复率和单调性,充分解放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双手,使其的工作不在单一和乏味,也有更多时间投入新业务的研究和使用,这将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也提升图书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满意度,利用RFID技术系统,实现加强图书馆管理、满足读者需求。
信息技术是现代图书馆的最主要的技术支撑,RFID带给图书馆中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好处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加强图书馆管理、满足读者需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