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奇点到股市》本体论部分涉及的内容林林总总,但基本着眼点只有股市,但不是现象层面、方法层面的股市,而是思维层面的股市。
炒股表面看是方法之竞争,本质是思维之竞争。
孟德尔、薛定谔、克里克三人在基因领域的巨大贡献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没有被同时代科学家的惯性思维所遮蔽。
这种遮蔽性在股市表现的淋漓尽致。几乎99%的股民把现实生活中追求确定性的思维习惯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股市,而股市恰恰又是人类 会乃至整个宇宙不确定性(复杂性)的集中展现。
股市所有的悲剧都源于这一根本矛盾。
追求确定性的股民往往是听不了劝的,这有点像笔者和母亲在育儿问题上的分歧,每次母亲都是同样一句话令笔者哑口无言:当年我就是这样把你养大的。
股民的逻辑类似。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你以为你是对的。或者换个不那么刺激的说法:在生活中追求确定无可厚非,甚至天经地义,在股市追求确定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投资、投机、赌博的区别:
1、未算胜、先算败的就是投资;
2、先算胜、后算败的就是投机;
3、只算胜、不算败的就是赌博。
这个分类的依据不是技术面、资金面、基本面、政策面,而是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处理风险的方式。
有球友留言说这个专栏晦涩难懂。根本原因是大部分股民是确定性思维,着眼点是收益,追求的是胜率,这个专栏是不确定性思维,着眼点是风险,追求的是赔率(盈亏比)。所以,这注定是一个小众专栏。
回归正题。
何谓基因?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或序列称为基因。
所以,通俗地、不精确地讲,DNA约等于基因,前者侧重于物质属性,后者侧重于信息属性。
DNA是地球上最非同寻常的分子。
超级惰性。DNA唯一的嗜好就是复制自己,没有它你就不能生存,然而DNA本身并没有生命。尽管分子也没有生命,但DNA可以说是尤其没有生命。用遗传学家理查德.莱旺顿的话说,DNA是生命世界中最非电抗性的化学惰性分子。这就是人们在谋杀案调查中能从干涸已久的血迹或精液中,以及能从古代尼安德特人骨胳中提取DNA的原因。
超级复杂。大小如一粒PM2.5雾霾的人类精子,居然包含了23条染色体;在这23条染色体中,竟承载了30亿DNA编码。这些编码编织出的秘密,就是从父亲来的全部遗传信息。同样,在卵子之中,也有23条染色体,只是多了线粒体的16569个DNA编码,总共有30亿个DNA编码,承载着母系的全部遗传信息。你含有1亿亿个细胞,几乎每个细胞又都含约2米长的DNA。如果将你身上所有的DNA连成线,它的长度是2000万公里。如果印刷这些编码,将是洋洋洒洒的5000卷的巨著。
超级简单。1、成分简单。DNA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碱基,碱基由腺嘌呤(简称A)、鸟嘌呤(简称G),胞嘧啶(简称C)以及胸腺嘧啶(简称T)四种核甘酸组成。尽管它们的作用极为重要,但这些物质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鸟嘌呤就因为在鸟粪中大量存在而得名。2、结构简单。生命是三维的,而DNA本质上是一维的,大家可以把DNA双螺旋结构想象成麻花状的条形码,条形码是一维的。3、编码简单。DNA编码很像电脑软件的编码,不同的是,电脑是2态码:0、1;DNA是4态码:A、G、C、T。 早年,遗传领域的研究主战场是复杂的蛋白质,而不是简单的DNA。当时的科学家普遍认为DNA和遗传没有关系,因为它太简单了。这就好比一个只有四个字母的字母表,怎么可能用这区区四个字母编写生命的故事?
超级惰性,超级复杂又超级简单,这三个特点站在物质角度确属非同寻常,但站在信息的角度则属必须如此、必然如此。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认为:处于所有生物核心的不是火,不是热气,也不是所谓的生命火花,而是信息、字词以及指令……如果你想了解生命,就别去研究那些生机勃勃、动来动去的原生质了,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想想吧。
既然是信息的储存介质,自然越稳定越好,越惰性越好;既然是信息的表达方式,自然是越复杂越好,蕴含的信息量越大越好;既然是信息的编码方式,自然是越简单越好,因为只有简单才能长久,只有简单才能复制。
事实上,遗传编码与哥德尔为了哲学论证而发明的元数学编码,在功能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哥德尔的编码用普通的数来表示数学表达式和数学运算,而遗传编码则用核苷酸三联体来表示氨基酸。这样的遗传编码共有64个,学名密码子(密码子来自DNA转录后的RNA,虽然多了一道翻译的程序,但其编码本质没有区别)。
说到64个遗传密码子,就不得不说到《易经》的六十四卦。
1973年,法国学者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钥匙:宇宙公式、易经和遗传密码》,首次阐明了64个生物遗传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关系。
《易经》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源头,而DNA的发现不足百年,它们之间真的有神秘的对应关系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