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假货、虚假广告泛滥,小程序大发展暴露诸多问题

小程序、大发展暴露诸多问题

“有了小程序,再也不用安装这么多APP了。”家住河北石家庄的杜鹏喆用微信小程序开锁了一辆共享单车后十分感慨。目前小程序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深受各大平台热捧。数据显示,2018年底微信小程序数超230万、日活用户超2.3亿人次;百度日前公布他们的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户2.5亿人次,入驻小程序数量突破15万个……

但就在小程序大发展的同时其问题也逐渐显露:

“签到打卡”成部分商家的“印钞机”。早起打卡、学英语签到、背古诗词打卡……类似这样的分享在朋友圈十分活跃。按照规则,每名参与用户先交一些保证金,每天按时用手机签到或朋友圈,一定时间后就可以赢回保证金并获得额外收益。而有开发者却透露,这些程序运营者可更改后台数据,用户所缴纳的保证金可能面临“一去不返”的境地。

准入门槛低几百元就可以实现“私人订制”

但部分受访专家认为,目前各平台都处于大力吸引小程序商家加盟,快速扩张乃至竞争加剧阶段,平台“自己查自己”能否客观公正有待进一步观察。且从现状看,小程序还多为事后监管,“变换马甲”后继续活跃的情况大量存在。

小程序为何乱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是平台方把关不严。虽然相关企业会“不定期清理违规小程序”,但这种事后监管、再封禁的处罚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力度远远不够。

三是消费者自身不懂“条款”,后续举证难、维权难。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喜欢参与一些刷爆朋友圈的 红小程序,对授权对方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等细节并未注意,对较长的条款更不会关注。一位小程序开发者直言,一些企业的法务在相关用户协议中,常常加入一些对企业有利的内容,再把类目设置得五花八门,这样造成用户后期维权会相对困难。

平台公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行业亟待立“规矩”

“小程序等一些新技术或产品上线时,企业对存在的一些风险或潜在隐患视而不见,先上线后治理的情况在互联 公司十分普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认为,如果靠企业自身平台监管,即使平台有相关“规定”,但作为利益既得者,也较难避免问题的出现。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冯雪松说,提供小程序服务的互联 公司要通过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合作,以公司注册、商标、税务等资质作为进入条件,并将相关数据共享给公安、工信等监管部门。同时应该结合信用监管体系,将违规责任人列入黑名单,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11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