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冬病夏治”中医敷贴今启动,疫情下敷贴室全方位升级,VVIP患儿待遇是这样的

一边用iPad看着《西游记》,一边享受着妈妈的轻抚,4岁的铭铭(化名)舒舒服服地躺着床上享受着中药穴位敷贴。今天是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正式启动“冬病夏治”中医敷贴的第一天,周一的上海阴雨蒙蒙却依旧抵挡不住家长和孩子们对于中医敷贴的热情,敷贴室的床位上,患儿一个接着一个,络绎不绝。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门诊量已恢复至往年同期的70%。疫情期间,为解家长患儿后顾之忧,市儿童医院还对中医敷贴室全面升级,单独开辟的宽阔场地也让家长们格外宽心。

一般而言,2岁半的孩子就可以来院做穴位敷贴,其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较为有效。

“大通铺”摇身变成“隔离位”,一次性床单一人一换

“今天正好是周一,人还不算多。”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华说得谦虚,推开中医敷贴室的大门,大厅10余张床位上几乎都有一个“小可爱”安静得趴着,享受“大敷贴”带来的温暖一刻。

去年夏天开始,铭铭妈妈首次带着孩子到市儿童医院尝试敷贴疗法。铭铭原来在幼儿园总是感冒、咳嗽,“经过一年多的治疗,生病次数竟然真的减少了。”免疫力确有提高,此后一家人便成了穴位敷贴的忠实粉丝,每年夏冬两季,必然带着孩子到市儿童医院中医科“ 到”。

更令铭铭妈妈惊喜的是,今年市儿童医院的中医敷贴室整体大变样了。

疫情防控下的中医敷贴应当如何开展?上海市儿童医院中医科动足了脑筋,原先地下一层的“蒸笼”腾笼换鸟,医院“老特需”专门腾出一块地方,方便中医敷贴室搬家。

曾经的“大通铺”摇身变成“隔离位”

此外,院方还特别优化流程。以往做敷贴时的“大通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人一床的“隔离位”,床单也换成了一次性,每个小朋友做好20分钟大敷贴后,便有医务人员更换床单。李华介绍,除了大厅的10余张床位外,中医敷贴室还特别开辟四间单独诊室,每间诊室大约10平方米,内设两张床位。

硬件升级,软件也要跟上。目前,中医科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均已做过核酸检查,小患者在入院接受中医敷贴前,则需经过体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预检流程,确保安全。

中医科今年推出全预约制就诊,“来做敷贴前,医生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否存在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确保做敷贴期间不会存在交叉感染。”李华说,每个时间段一般预约18至20人次,每一位患儿都成了VVIP。

暑期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敷贴治疗贵在坚持

20分钟的“大敷贴”很快过去,铭铭自然地坐了起来,这位“敷贴老手”显然习惯了接下来的步骤。果然,医护人员带着记 笔走了过来。

医护人员用记 笔为孩子标记穴位

事实上,暑期正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正所谓“春夏养阳”。“夏治”即在夏天治疗。夏天天气热,气温高。根据中医学理论,夏季自然界的阳气比较旺盛。在这个季节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好地补充体内虚损的阳气,祛除体弱儿体内痰湿内邪,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目的。

“疫情期间小朋友大多居家,父母照顾周到,看似不爱生病了,其实这都是假象。”李华说,中医有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脾主肌肉,久坐不活动容易伤脾胃,一碰到天气变化,或是在学校中遇到交叉感染,就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更何况,抵抗新冠肺炎,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人体免疫力的强弱。

这一点,徐女士深有体会。她的女儿患有过敏性哮喘,从4个月开始每月几乎都会咳嗽。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她就来儿童医院咨询中医敷贴,最终决定先带她试一试。第一个疗程结束后,孩子取得了喜人的成效:抵抗力好了,虽然也会感冒咳嗽,但是病程明显缩短,就是咳嗽也不会喘了。

从此,无论是三伏酷暑,还是三九隆冬,她都坚持一周两次带孩子做满整个疗程。孩子敷贴,家长也会交流。“每次我听到有的家长觉得三年太长,想只做一两个疗程,我还会用自己的经历劝他们贵在坚持。”

“穴位敷贴调理体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敷贴一个疗程通常需3年左右,每个疗程按时贴敷疗效更明显。”不过,她也提醒,中药穴位敷贴是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患者在敷贴期间不可盲目减药、停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