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微信小程序的 你们根本不懂是何物

其实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现在跑过来蹭「小程序」的热度好像也已经为时已晚。但是忍到今天我还是想讲一讲「为什么我觉得『小程序』是个伟大的事情」。


其实对于「伟大或者不伟大」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一开始,大家都在惊叹「微信小程序」是个多么富有「革命相」的新功能;但就像任何事情都在反转一样,这段时间,舆论的风口又开始在「唱衰」小程序。恕我直言,那些「唱衰」的声音,你们根本不懂「小程序」是何物。


为什么我说「小程序」是刚需?

我们的周围一直都存在着「用完即走」的需求,这点你不用怀疑。如果说「滴滴打车」一开始接入微信的时候,你还觉得这只是一次试水,那后来「滴滴打车」一次次地接入支付宝、微博则证明了「轻应用」逻辑的完全胜利。类似地,「支付宝」上面巨多的第三方应用入口,也说明了用户是有这种「用完即走」的需求的。

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当用户的需求被发现可以以一种方便地形式被满足时,需求就成了「刚需」。

当初「美颜」只是美图秀秀能解决的需求。但是当后来越拉越多的原生相机应用也可以做到美颜功能使,「美颜」就成了标配了。再比如,你习惯了 QQ 方便的文件传输功能,你就会认为这应该是所有 IM 标配的东西;而微信没有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开始吐槽,然后转而使用 QQ 来传送文件。

其实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你很可能会因为这一点点的弱势而抛弃一个软件和服务,只不过微信太强大了,就算它不能传文件,你也离不开它。但是当这种需求被 QQ 慢慢培养成了「刚需」之后,用户是没有办法再回头的,后续微信也肯定会在文件传输这块向 QQ 看齐。所以当「滴滴打车」等一票软件出现了 Lite 版本、而且用户发现可以不额外下载App也依然有着不错的体验时,用户对于「用完即走」就有了新的需求——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希望那些只有在必要时刻需要使用的 App 也推出轻版。比如我念几个服务的名字来感受一下:12306、飞信、高德地图、股票查询、美团、查询违章。我相信这些东西你都很希望有一个「用完即走」的程序来替代笨重的原生 App。

因此,「小程序」绝对是用户的刚需,只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求罢了——你需要精简的 12306,我需要精简的高德,他需要精简的饿了么。如果张小龙还是你们笔下的那个张小龙,我相信他是以这种初衷推出「小程序」的。这是一件让你我生活变得更好的事,不是吗?


为什么我说那些反对「小程序」的理由几乎都很「荒唐」?

我听过一些反对「小程序」的声音,他们的逻辑大多很可笑。比如,认为「小程序」不如 HTML 5 开放、不能完成 HTML 5 带来的酷炫的营销效果,甚至觉得与其开发「小程序」不如开发 页版然后嵌入进「服务 」里面。

可是请不要忘记,「小程序」的本质还是「程序」。如果非要站位的话,我认为「小程序」满足的需求应当是与 Native 相提并论,而不是 HTML 5——因为归根结底,「小程序」就不是用来营销的。更何况,从目前流出的 Demo 来看,「小程序」比基于 HTML 5 的 Web App 体验友好太多太多了。还有声音说,「小程序」太封闭,不是我们想要的开放、平等的互联 。固然小程序的代码不具有移植性,好像不是我们印象当中那个 Web App 的样子,可是你也别忘了,iOS 和 Android 也不尽然是「开放」的代表。如果「小程序」真的登陆了 iOS、Android 甚至是 Windows Phone,用一个微信账 就能横跨所有平台地使用相同体验的「小程序」,这难道不是开放、平等精神的更高体现吗?

开放或者平等,可能部分存在于代码里,但最终体现在创造的价值上。

当然,你可能会问:之前百度和 UC 都尝试过「轻应用」,可是都没有成功,这次微信能成吗?我的答案是,微信比百度和 UC「成功相」要好看太多。百度和 UC 的「轻应用」其实从一出生就带着浓浓的「尸气」,因为即使是「刚需」也需要一个成熟的平台去培养、教育用户。而百度的搜索框和 UC 的主屏能承担这个重任吗?显然不能。在大多人心里,百度本身就是个 页,而浏览器在如今 App 为王的时代里也不是上 的必须入口。更不用说,纯粹的 页应用体验也恶劣得很。


最后的话

当然,「小程序」还存在着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我的应用适不适合去开发「小程序」?如果用户都去使用「小程序」了,没人下载我的 Native App 怎么办?或者,如果微信封了我的账 ,是不是就等于功亏一篑了?这些问题在「小程序」真正到来之前,我想都不会有标准答案。但至少目前看来的「小程序」,是近几年移动互联 中「为用户价值考虑」的典范产品;而对于开发者来说,微信本身的生态也已经极富想象力。

至少,在一切还没到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抱着审视和中立的眼光去看待「小程序」。因为,它一定不会太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