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九年 一朝斩断
葛仙山镇位于彭州市北部山区,与一般农村地区村民散居不同,2008年“5·12”大地震后,当地3.8万居民85%住进55个集中安置区。住进“小区”物业问题就不得不面对。入住之初,部分小区收过物管费,但交费率不高,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于是,这笔资金大多由各村 区以村公资金“兜底”,保障清洁、安全之需尚可,品质服务自然谈不上。
久而久之,“抱怨”“诉求”“矛盾”“纠纷”纷纷浮现。没路灯、没门卫、环境差、停车混乱、电瓶车常被盗、群宴没地方、绿化遭破坏等等成为各个小区的共性问题,也成了居民“怨气”所在。2019年夏天,葛仙山镇全镇动员,攻坚这块“硬骨头”。用什么办法呢?全面收费自管!
“葛仙山农集区居民大概是在2010年四五月份入住的,最开始的几年大家习惯了由村公资金(公服资金)兜底物管,但后来村公资金有明确的使用方向,必须规范使用。另一方面居民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小区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该修的要修、该换的要换,该买的要买、该请的人要请,居住品质迫切需要提升,这笔钱哪里出?只能发动大家主动交物业费,实行收费自管。”廖国建表示。
打通“症结” 收费不难
经过测算,一人户的收费标准是每年40元。依次类推,二人户每年80元,三人户每年120元。习惯了被兜底,现在要自掏腰包,居民的“怨气”不亚于对现在的不满。“为什么要交费”“收钱用来干什么”……廖国建说,最开始居民不理解,“杂音”很多,有人说必须把“问题”解决了再交,有人说过去交的钱退了再交……一开始,居民各种意见不统一,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不愿交。
于是,葛仙山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 区、相关科室直奔一线了解具体原因,居民为什么不愿交、怨气在哪里……逐个摸清居民诉求逐一对症下药。为了推动全域农集区收物业费,葛仙山镇配套出台了“两个20%”的激励政策。一是镇政府按各小区实际收取的物业费额外再奖励20%;二是将物业费收取在村 区年度目标考核分中的分值提升至20%。
据统计,实施收费自管的第一年,葛仙山镇所有小区交费率即超过了95%。这样的“成绩”让各外界直呼“不可思议”“不敢相信”,但这就是事实。“第一年如果收不起来,以后也不容易收起来,所以只能毕其功于一役,排除万难,打响头炮。”葛仙山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任和平表示。此后的两年又“乘胜追击”,第二年交费率来到100%,第三年提前一个月完成了100%的交费率。
自主决策 人人都是主角
收取的物管费如何开支?全镇55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实行“自行收取、自行开支”,全程自主决策。经过村党组织考察推荐,每个小区从住户中选举产生三至五名管理人员,组成小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村党组织书记兼任主任,定期召集小区议事会,梳理排查小区问题,商议解决措施。
物管费收取后怎么用全凭居民自己商量做主,镇、村均不干预。从开支走向看,绝大部分用在了改善硬件、提升软件上,比如安监控、安路灯、安充电桩、安休闲椅凳、安门禁道闸、建停车位、购健身器材、补种花草,美化环境等等。
彭州市委 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农集区收取物管费向来被认为是难啃的‘硬骨头’,葛仙山镇的探索成效非常显著,为全市其他镇(街道)提供了成功的身边案例典范。全市有条件的农集区都可学习借鉴。通过激发居民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质居住环境,让人人成为幸福美好生活的‘主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 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料微信关注:ihxdsb, 料QQ:338640571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