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工信厅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聚焦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软”环境建设,围绕企业困点难点痛点,在金融支持、人才支撑、技术攻坚、市场开拓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保障全省软件产业发展取得“十四五”良好开局。
紧扣精准滴灌,
“一进一出”助企得实惠
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关键。面对疫情冲击,针对软件企业轻资产运行不易获得信贷支持等问题,省工信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江苏省“苏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将14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列入第一批“苏信贷”企业白名单库,撬动银行为我省软件企业提供易申请、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支持。不断加大软件企业优惠政策宣贯力度,举办线上线下辅导答疑活动,服务企业6200人次;联合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税务局发布《关于享受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清单管理和转请核查方式要求,帮助软件企业落实所得税优惠。
紧扣紧缺实用,
“引育留”结合打造人才“强磁场”
引才聚才、育才留才是产业长青的基石基础。省工信厅深耕“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设计大赛等品牌赛事建设,积极实施江苏产业领军人才“育鹰计划”3.0,联合省教育厅组织推动省内骨干软件企业积极与省内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3个学院被工信部、教育部共同认定为首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相关学院与联合申请的省内软件企业将在关键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大型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四大领域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紧扣补链强链,
“组合拳”靶向攻关技术难点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链、工业软件产业链,省工信厅坚持底数清、思路明的工作理念,进一步理清工作的发力点和落脚点,修订完善产业链、人才地图。坚持分类分策的工作方法,梳理形成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分类支持政策包,分类分策培育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传统软件骨干企业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业态,打造具有强链延链补链能力的“链主企业”。坚持项目带动的工作路径,聚焦工业领域关键环节协调突破,持续开展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示范引领的工作格局,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先导区建设培育指导,在重点应用领域率先形成一批可复制、宜推广的江苏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名品和江苏解决方案。组织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工业APP大赛等各项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创新氛围。目前,全省省级软件企业技术中心增至169家。
紧扣精准服务,
“点线面”结合架好供需连心桥
为不同行业赋值赋智赋能既是软件产业的价值追求,也是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省工信厅强化软件产业内功修炼,不断丰富完善工业软件供给产品清单,创新实施“领军企业软实力提升行动”,精细筛选和组织优质工业软件,既聚焦沃得农机这类行业支“点”企业,推动其与南京欧软信息、苏州达梦、江苏大学进行深度合作,又围绕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条“线”举办供需联合调研对接,再积极谋划围绕工业软件产业链和工业控制系统等方“面”,组织开展全国1000余人参加的工控中国暨工业软件产业链供需对接大会。今年以来,先后在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等地组织开展了5场“企业相亲会”,累计帮助省内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企业63家次、省内软企精准对接超45家不同应用领域的头部用户单位。
(本栏目由省工信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撰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