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八大菜系齐全、小炒几分钟出锅!全程无油烟!全国首个AI 区食堂来了,长这样→

近期,全国首个AI 区食堂亮相上海,据说在这间食堂里,餐品实现了智能化烹饪,还可以自动结算,刷脸支付,高科技元素为周边 区的居民提供了新奇的体验,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全国首个AI 区食堂亮相上海

在上海虹桥 区AI食堂的无人面档区,只需要把碗放在取面位,窗口里面一整套设备就迅速开始运转,从原料的小麦粉和矿泉水,到压制出面条只需要8-10秒,随后机械臂会进行取面、煮面并加汤,实现自动出餐,高峰期三个汤篓全部打开,平均每碗面只需要1-2分钟就可以取到。

在档口一旁还配有多种浇头可供选择,消费者拿好需要的餐品后,将餐盘放在AI识别智能结算台,屏幕上会自动显示每道菜品的价格,配套的银联商务收银设备同时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不论是现金、刷卡、扫码、刷脸还是数字人民币,结算过程省时省力,优化就餐体验。

上海市虹桥 区AI食堂店长 唐龙云:我们前期有人员作为引导的,现在,他们使用敬老卡是非常方便的,我们已经运营了将近一个月,人流量平均每天是要达到350份到400份餐品的量。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居民 谈凤桢:进来一看就觉得非常好,20元的前提下可以四菜一汤,老年卡的优惠,可以20元免费3元,回去的时候把晚餐都已经带好了,对居家养老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AI食堂的顾客以周边 区居民为主,老年群体的占比较高,中午时段这里也成为一些白领的就餐选择。数字化烹饪可以模拟中餐八大菜系,自动分菜、自动打包,还能根据算法精准控制油盐摄入,调节菜品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提供菜品的营养分析,为老年人、白领等不同的人群提供参考。

AI食堂加速推广 业内预计两年实现盈利

AI食堂的确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样一种AI食堂适用于哪些服务场景?能否实现盈利,又是否具备推广的可行性呢?

AI食堂所在的虹桥街道是一个深度老龄化的 区,截至去年年底, 区户籍老年人口19201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8.4%,其中百岁老人9人,孤寡老人137人,独居老人1131人, 区老龄化呈现“程度深、高龄化、独居多”的特点。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中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马琍:现在的老人实际上对生活品质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这个AI智能食堂,我们一开始以为老年人不一定接受度很高,没想到这里都成 红打卡地了。

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韩军燕:政府给予的助老补贴,在支付时进行直接减免。另外在后台我们给食堂也提供了用户积分、对账以及综合管理的各方面的相关服务。在智慧食堂方面,我们应该已经有将近两千家的食堂落地了。

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范艳萍:目前我们基本上是略亏的,因为现在二期还没有上,二期上了以后就有盈利的空间。我们也测算过,大概一年半就可以将机器的投入收回来,所以到大概两年左右就可以达到纯盈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7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