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自动伴奏智能钢琴,用科技驱动“双减”后音乐教育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20年提出探索将艺术纳入中考、争取在2022年实现全覆盖,到如今的“双减”政策发布以后,艺术教育成为了新的热点,种种迹象表明,艺术教育已经逐渐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前不久在央视发布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全国各地的部分大中小学,已经将艺术科目纳入了必修课程。

教育部:艺术类课程已被纳入必修课程!

从图片中我们也能看到,艺术教育的地位逐渐提升,音乐这门课程从原来的被占课、变成直接与孩子升学挂钩的学科,自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艺术教育与升学挂钩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已经学生的升学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美术课占到了总课时的9%,

93.2%的高中教育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80.7%的中等职业学校已将艺术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

87.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这些数据都说明,艺术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学艺术不能当饭吃”,未来“不学艺术没饭吃”。
除了以上的数据外,还有大家每年最关心的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也能证明艺术早已与升学挂钩。国内一些顶尖的985、211高校,每年都会降分录取艺术特长生。比如说清华大学,2021年高水平艺术团的招生人数达到了48人

还有北京大学

以及复旦大学

这些高校都会为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些分数上的优惠政策,让这些学生发挥自己特长优势,拿到名校的“入场券”

艺术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

种种数据都向我们表明,艺术课程早就已经是学生们的必修课。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就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一个人一定要接受的教育。

还有新任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满足着我们不懈的理性追求和真实的情感渴望,两者互相促进、交相辉映。

艺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未来学生都会掌握1-2项艺术特长

在今年5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也表示,要让学生学会1-2项艺术特长,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
王登峰认为,拥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在将来不一定成为艺术家,但是,他们一定拥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审美素养与人文情怀,这也正符合国家发展中,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实施,孩子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接受艺术教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能够做到劳逸结合,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有帮助。艺术教育,其实早就不是了学校的必修课,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必修课。

海量曲库 助力高考

塞拉云上智能钢琴能够通过app来轻松操作,并且拥有海量的专业声乐曲库,包含有高考的专业声乐曲目。声乐学习者可以通过云上钢琴app中的曲库,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曲目,为课后练习提供丰富的曲目资源。App中的高考曲目能让考生更好地融入考试、更好地备考。

coach演奏 人人可用

云上智能钢琴app中的专业声乐曲目,都由塞拉聘请专业的声乐coach演奏,并精准的还原在琴键上。将coach演奏带到城市的寻常百姓家,人人可用,为海内外万千师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练资源,打通教学练的闭环,让音乐学习更简单。

原声正谱 智能伴奏

声乐高考考生在日常训练中,就需要准备好正谱。塞拉不仅专业曲目丰富,在细节上也有看得见的专业。云上智能钢琴中的曲目,都采用的是正谱伴奏,并且能够在app上轻松操作,有效的解决了实际教学中正谱伴奏的难题。更加饱满的音效、更深层的艺术表现,更有利于考生的训练和考场发挥。

塞拉致力于将新型物联 技术,与传统钢琴融合,用科技驱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23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