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老师都说“好”
对于现在的中小学生、家长和教师来讲,“拍照搜题”类App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它的态度与家长、教师却是大相径庭。
“孩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小猿搜题’这款App。一开始,我和儿子都觉得这个App很好用,遇到不会的题,拍个照搜一搜,答案及解析过程马上就出来了。可是用着用着我发现,孩子再遇到稍难一点的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思考怎么解题,而是拿起手机拍照,扫描题目找答案。孩子渐渐对拍照搜题产生了依赖,越来越不愿意动脑筋。后来,我强制把App卸载了。如今孩子已经上高一了,这其间,我再也没让他用过此类软件。”家长林静说。
而初中生小敏则觉得,这类App还是很方便的。“在家写作业,遇到数学、物理或化学的难题,师不在身边,爸爸妈妈又不会,所以只能‘救助’作业App。”但是,小敏也坦承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有些时候觉得抄答案更快、更方便,自己就不愿意再动脑想了。
当下,其实很多学生都在使用或曾经使用过“小猿搜题”“作业帮”“学霸君”等App,但由于青少年分辨、自制能力差,惰性大,极易产生依赖,从而影响其独立思考能力,养成不良学习方法。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App,暂时下线。这一作法,得到了家长、老师们的高度认同。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好习惯。《论语》中介绍了很多学习的方法,比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思考品质培养的重要性。”第三十四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闫兴昌说,“学生对知识内在的逻辑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理清知识的脉络,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这样学习的效果才能凸显出来。尤其是遇到不会的题目,深入的思考对于知识的整合、灵活运用非常重要,这个环节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闫老师认为,出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拍照搜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更多学生却起到了简化学习过程的作用。遇到不会的题,就到 上搜,马上就得到了答案,看似效率很高,而一旦这个不会的问题再次出现时,因为没有深思熟虑的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就检索不到知识的答案了。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
“教育部下架‘拍照搜题’软件,是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再遇到难题,学生们会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之间的研讨获得答案,这个过程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钻研的乐趣,同时印象也更加深刻。为此,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我都十分赞同这个举措!”闫老师说。
新闻链接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
通知明确,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App备案申请,已备案的相关App予以撤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