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监测生命安全,老人扫脸一键叫车……上海新基建试点 区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过去,家住民治路居民区的张海勤总是骑自行车出行。“我们这里比较偏僻,附近没有公交和地铁,手机打车软件又不会用。”最近,她所在的居委会门前多了个“一键叫车”机器人,“按照指示简单操作了几步,车子10分钟后就来了”。

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作为上海市级“新基建”试点 区,先后实验并落地了“智慧电梯”“一键叫车”和“智能水表”等数字化项目,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 区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提高生活品质。

党的二十大 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孙辉表示,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数字化融入“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和“美丽 区”建设,构建实战管用、 区爱用、群众受用的基层治理应用场景体系,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区里就能刷脸“一键叫车”

民治路居民区位于军工路附近,周边公共交通线路较少,居民日常出行要沿着民治路走800多米,花20多分钟才能到公交车站。

长白新村街道服务办主任蔡莉英说,对于老年人来说,无法熟练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一直是阻碍他们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数字鸿沟”。

张海勤第一次使用“一键叫车”机器人是在紧急情况下。“那天中午,我带老母亲去杨浦区中心医院检查心脏起搏器,约好了下午1点钟的专家门诊。眼看就要到点了也没有出租车经过,我就想起了平时散步路过居委会门口看到的‘机器人’。”

65岁的张海勤平时并非智能手机的“熟练用户”,然而看着87岁的老母亲站在街头焦急等待,她决定试一试。点击“一键叫车”按钮,在屏幕上刷脸,机器人马上识别出张海勤的支付宝账 ,点击确认后,屏幕显示“车辆已在呼叫中”。

“这个装置的好处在于操作很简单,按照语音提示就能完成,消除了我们老年人对智能设备的心理障碍。”如今,张海勤作为第一批“尝鲜”的用户,开始教小区里其他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叫车。

在长白新村街道,这样的“一键叫车”目前共安装了11台,散布在9个居民区及 区为老服务综合体门口,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

智慧电梯缩短解决故障时间

近日,家住长华绿苑的居民发现,一旦人推着电瓶车进入居民楼电梯,就会立即触发警 ,电梯门无法关闭,楼层按键也无法按下,直到把电瓶车推出去,一切才恢复正常。

作为杨浦区首批“新基建试点小区”,长华绿苑给小区里7台电梯都装上了电梯“阻车系统”。长白二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晓琼说,“我们把市面上90%的电瓶车图像都储存在后台‘大脑’里,通过筛查数据库,精准识别出居民的电瓶车。”在电梯触发警 的同一时间,张晓琼手机上的“维小保”App里立即收到一条 警记录。

长白新城和长华绿苑两个小区试点安装了44台“智慧电梯”以后,居民反馈很好,但也提出新问题:“电瓶车不能上楼,又难下车库,去哪里充电?”为此,长白新城居委又在小区地面配套安装了13组、共26个充电插头的智能车充电桩,解决居民这一后顾之忧。

目前,长白新村街道的智慧电梯阻车系统已实现对辖区内182台电梯全覆盖,并对每一台电梯安装了远程监控终端,实时掌握电梯的“生命体征”,守护居民的安全。

智慧水表监测独居老人安全

长白新村是上海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大型 区。在6万余名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数占比39.6%,其中有独居老人2200多人,纯老家庭老人2000多人。

如何优化为老服务,保障老年家庭的安全,一直是长白 区在思考的问题。蔡莉英说,最近街道尝试用智慧水表来监测独居老人的安全。

“智能水表”是在普通水表基础上安装了智能监测功能,当感知供水数据出现异常时,将触发预警,并第一时间将信息分派到相关机构,通知老人家属和 区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为独居老人提供帮扶救助,排除风险隐患。

一个智慧水表,在危急时候或许可以挽救老人的性命。“我们已调查了街道1400多户独居老人家庭,对家中水表有条件安装监测功能的家庭征询意见。”经过征询后,街道与老人家属签署同意书和服务协议,开通水表的监测功能,并将其连接到 区的后台大数据库,实现实时监测。目前已有119户独居老人家庭正在推进智能水表家庭照护安全监测项目。

在“智能水表”“一键叫车”“智慧电梯”以外,长白新村街道还先后推出“智能门禁卡”“智能车棚”“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房” “云喇叭”等项目,8个数字化应用场景涵盖 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

栏目主编:周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23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