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化妆品或护肤品“小样”开始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什么是小样?就是比市场流通的商品体积更小的产品,此前一般作为赠品附送,故也被称为“试用装”。而如今,小样在年轻人的推动下,从非卖品变成有商家专门售卖。
“小样经济”火热
以低价买大牌为噱头
广州市民阿瑜(化名)最近迷上了香水,但她没有直接下单,而是在 购平台上买了几份小样。“一瓶正装香水几百块,还挺贵的,平时没时间去线下试香,就买小样回来试试。”阿瑜说,“而且我也不想天天只用一种香水,所以买多几个回来。”
用小样的钱,享受大牌的产品;容量小,方便携带;低成本试错……其中,价格低廉小样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特点。比如某品牌的眼霜,在以销售小样为主的店铺内,每毫升小样的平均价格要比在官方旗舰店的正装便宜几乎一半。刚步入职场的小淮(化名)也因此经常购买小样,她认为这些“白菜价”的大牌小样有着极致的性价比,“刚工作,工资不高,如果直接入手正装,试错成本实在太高了。”
市民购买的香水小样。
小样真假难辨
虽有授权但并不保真
不过即便有授权书,也不能排除造假可能。此前曾有多地警方通 ,授权书造假同样是一些商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其中一个手段。
商家分装自制小样
专家称安全性无法保证
对此,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化妆品检测中心主任叶理称,首先,如果是小作坊式的分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为化妆品在生产中一般都是在消毒无菌的固定车间内,而且生产完成后还要进行层层检测,若是商家进行小作坊式的分装,环境不能有效杀菌。其次,化妆品有两个保质期,第一个是未开封的保质期,第二个是开封后的保质期,开封后的保质期短很多,小作坊式的分装可能使这一保质期变短。
小样标签不全
有商家涉嫌违规销售
即使是净含量不大于15g或者15mL的小规格包装产品,也应当在销售包装可视面上标注产品中文名称、注册人或备案人的名称、净含量、使用期限等信息。其他应当标注的标签信息,如特殊化妆品注册证书编 、注册人或备案人地址、全成分等信息,可以标注在随附于产品的说明书中。
此前,多地监管部门处理了对化妆品店违规销售小样的处罚,多家商家因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小样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专家:
“小样经济”需加强监管
消费者莫过分迷恋大品牌
行业观察者张书乐认为,想规范小样市场,一来需要联合平台和有关部门进行打假,二来要规范小样渠道,减少试用装的无序流通和不规范销售,三来品牌可以自己下场推出小样款产品,用自营来拿下稳定市场,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挖掘潜在用户这个增量市场、增强品牌美誉度。
对于小样消费,叶理表示小样有其好处,但也不要过分迷恋大品牌,“其实,这一年来我们检测了很多国产的化妆品,它们都有不错的功效。”叶理提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才是最好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