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在2012年4月曾经对马化腾说过,“在互联 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里。”
今天的三款 交app发布让笔者想起了十多年前腾讯QQ的两场战役
OICQ vs 飞信
首先不得不提到“移动梦 ”,在2000年,一家新的、专业充实移动通信业务的手机运用商正式从中国电信公司剥离出来,它便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之后变正式推出移动互联 业务品牌——“移动梦 ”。它与一些内容供应商收费,然后两者进行利润分成,由此形成了通话业务之外的无线增值业务。腾讯OICQ便是容供应商收费,然后两者进行利润分成,由此形成了通话业务之外的无线增值业务。腾讯OICQ便是其中的合作商之一。
腾讯鼓励拥有手机的OICQ用户通过短信的方式进行注册,开通“移动OICQ”,这样就可以把电脑与手机打通,实现双向交流;腾讯把用户引导到手机上去产生内容,然后和移动运营商分成。当时的收入以15比85分成,腾讯得大头。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QQ即是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又能给它的用户提供更多实用的商业资讯,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也在移动梦 项目中获得最大最稳定的收益。外界猜测其很快会进入电信领域,实行“虚拟电信运营商”的战略(电话QQ功能),却引起了国有电信企业的集体警惕。2005年产部明确规定:“除中国电信和中国 通能够在部分地区进行电脑到电话(PC to Phone)方式的 络电话商用试验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这项业务。同时,中国移动眼红短信业务的利益分成,调整了与腾讯之间短信收入的分成比例,从15比85调整为5比5,并且希望拥有一款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类似于QQ的产品,便可以顺利地向运营商与内容供应商的结合转型,由此形成一个闭环的、无须与任何其他公司分利的业务模型。
中国移动即时通信工具「飞信」就此诞生。
当时中国移动向腾讯提出了两个强制性的要求:
第一,移动QQ与飞信进行“业务合并”,否则将把移动QQ从梦 业务中剔除;
第二,整个QQ体系与飞信“互联互通”。
腾讯基于用户体验不佳,成本费用难以分摊拒绝了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对昔日合作伙伴的清逐,证明了“入口”在信息产业中不可挑战的地位:谁拥有了入口,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后来我们都知道,腾讯决定自立门户,推出了安装在手机上的QQ软件,借此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入口依赖,建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移动门户。
QQ vs MSN
2005年在没有任何宣传和本地化支持的情况下,MSN在中国即时通讯的市场份额为10%,离腾讯的77%的份额差的很远,但也已经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即时通讯软件。更重要的是,在约2000万商务人士用户中,腾讯用户占与MSN用户比例基本持平,其中过去两年MSN新增用户有95%来自于腾讯QQ流失的用户。看到这些数据后,微软决定将MSN业务独立出来,实施本土化运营。从资本市场到互联 业界,很多人都认为腾讯的末日可能要到来了。
那时流传着一句话:“QQ群不是 会 络,感谢QQ给中国小朋友普及了即时通信的概念,等他们长大了,工作了,有钱了,就慢慢转移到了MSN,无缝切换。”
当时MSN中国区负责人出了一张好牌:宣布微软和雅虎达成了一项“里程碑式协议”:
使全球的即时通信用户之间都能实现互联互通。全球这两大即时通信服务供应商达成业界第一个互通协议使MSN Messenger和雅虎通用户能实现互动,从而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时通信 区,共同占领超过44%的全球市场份额。与此同时MSN向腾讯QQ示好,表示也愿意和包括腾讯QQ在内的更多IM互通。
腾讯又一次基于不能拿用户价值冒险,成本和利益难以达成一致而拒绝了MSN。
后来的事情简单说一下吧。腾讯收购了张小龙的Foxmail弥补了邮件上的短板,对抗微软强大的Hotmail。而MSN做了最错的一个战略,将MSN整合到了貌似更强大的Windows Live平台,由一个平台级的产品一下降格为一个插件,已经不是一个独立的即时通信客户端了,这场战役就此结束。
所以笔者认为,如今的局面各家公司想做出一款即时通信工具打败微信,很难。
除非能和微信实现互联互通。
当然腾讯是不可能允许的,在我看来这也是微信封掉其中两款app入口的原因之一。
就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你。
今天还有另一款软件,多闪。头条系软件今日头条和抖音已经累积了大量用户,这是腾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鉴于抖音分享机制早已被微信客户端封锁,所以字节跳动公司推出 交软件是迟早的事,因为其目的也在于让今日头条,抖音,多闪的用户实现互联互通。
打败你的一定不会出现在你既定的假想敌名单里。今天发布的三款app可能暂时威胁不到微信,可也给腾讯敲响了警钟。相信在5G即将到来的时刻,而短视频逐渐也即将取代图文成为年轻人更倾向的表达方式,腾讯不会视而不见。
就好像当年QQ打败飞信和MSN站稳IM领域不久之后,微信便诞生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