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监管部门称,2022年“双十一”临近,为更好警示违法者,提醒消费者,充分发挥 会舆论监督作用,现将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妨碍 会公共秩序或违背 会良好风尚违法广告案
案情简介:
2022年3月22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 线索,对北京新运动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立案调查。
典型意义: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广告承载和传递 会价值观,广告活动既要守法,更要恪守 会基本道德文明。执法机关严厉查处违法行为,有利于规范广告活动,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 会公共秩序,发挥广告在 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地图漏绘南海诸岛违法广告案
案情简介:
2021年8月,北京市大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 线索,对北京中航天使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典型意义:
医疗美容门诊部价格欺诈案
案情简介:
2022年7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北京西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涉嫌存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
经查,当事人在大众点评“西美医疗美容”店铺销售商品“乔雅登极致玻尿酸-2支(0.8ml*2)纠正重度鼻基底皱纹乔雅登·乔雅登极致玻尿酸·0.8ml”,2021年10月10日至2022年7月11日期间价格展示为“¥17940已优惠8060”,未标明折价、减价的计算基准。执法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6万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少数医疗美容机构通过虚假折价、减价或者价格比较等价格欺诈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开展虚假的价格促销活动,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执法机关通过打击医疗美容领域价格违法行为,有效规范了医疗美容市场的价格秩序。
未按要求在 上真实公示菜品主要原材料案
案情简介:
2022年8月12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投诉线索,对北京早春二月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经查,当事人作为入 餐饮服务者,存在 上公示的“健康有机花菜(小份)”菜品主要原料不真实的问题,原材料没有公示有机认证,对消费者产生误导。2022年5月6日执法机关对当事人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之后,发现当事人仍然存在上述问题。执法机关依据《 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5000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少数餐饮单位未按规定真实准确公示菜品的相关信息,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执法机关严厉查处,督促餐饮单位规范经营、守法自律,筑牢市场领域安全底线,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
未经许可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案
案情简介:
2022年2月28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北京易捷顺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打着“e代驾”的名 从事互联 代驾相关服务的举 线索,对其立案调查。
经查,“e代驾”从未授权任何平台使用“e代驾”商标。执法人员在当事人实际经营场所发现大量印制有“e代驾”字样的宣传品,经进一步调查取证,查实当事人未经“e代驾”许可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有关规定。执法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12.5万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直播中贬低他人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商业宣传案
案情简介:
2021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 民举 ,对某平台主播在直播间售卖螺蛳粉时,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予以立案调查。
经查,2021年11月6日当事人在某平台直播间为某品牌螺蛳粉带货。直播中,主播将该品牌螺蛳粉与其它品牌螺蛳粉并列摆放展示,然后将其它品牌螺蛳粉扔入垃圾桶中,并使用“那个是什么鬼,我真的不明白那个是什么鬼”“它连及格线都不到”等言语对其进行贬低。执法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
典型意义: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表示, 络直播营销活动近年来发展迅速,这种营销模式往往“流量为王”,一切以粉丝数和销售数据为导向,一些违法企业为了“吸流量”“博眼球”,获取不正当竞争的利益,侵害了其它企业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 会影响。执法机关依法查处此类违法行为,保证市场经营活动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推动 络直播营销活动依法合规发展。(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