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城区街头、广场等公共场所,出现许多“扫码赠礼”活动,有人抱着“反正不用花钱”的心理就扫了码,觉得很划算。可是,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事实上,在看似简单无害的扫码过程中,参与活动的扫码者手机内的信息就已泄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获得小礼品的同时,需要注意自己付出了什么。
10月27日上午,市民汪先生致电《安庆晚 》热线:近日,在城区街头、一些超市入口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扫描二维码就可免费领取饮料、洗衣液、小玩具等物品。遇到这样的“好事”,不少市民纷纷参与,但一些“扫码赠礼”活动需要参与者填写手机 码、身份证 码等个人信息,存在着一定风险。
街头现扫码“赠礼活动”
汪先生说,他原以为只是简单地扫一下码,结果不仅要下载软件,还要实名注册,需要输入自己的姓名、手机 码、身份照 码等个人信息。“由于担心泄露个人信息,我放弃了注册。”
汪先生细看后发现,下载的这款软件是一个借贷平台,用于个人借款和贷款。汪先生上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类似的街头扫码下载借贷平台,不少都是骗局。“目的就是套取你的个人信息。”汪先生说。
像这样“扫码赠礼”活动在我市不少地方都出现,许多市民都会被免费礼品吸引。难道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
需要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孙女士说,她经常在街头遇到这种“扫码赠礼”的摊点,看到有的礼品比较吸引人,就会扫。“一般领了礼品后,如果那个APP没什么用,随手就删掉。”
市民吐槽:微信群发广告
“朋友纷纷回复问我怎么回事,我只好一一解释。”崔女士说,事前商家并未说明扫码后会群发广告,对她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友“许久以前”在 上发帖吐槽:不久前,他来到苏果超市购物,遇到“扫码赠礼”活动。“说是扫一下送一箱奶。因为这是一家大型超市,我没有过多怀疑,于是就扫了一下。工作人员帮我下载一款APP。当时我还剩300多兆流量,心想下一个APP应该费不了多少流量吧。那名工作人员弄了半天也没下载完,我见此就放弃了。回到家打开手机一看,已欠费30元,真是太郁闷了。”
在信息化的今天,“扫码赠礼”已渗透到了大街小巷、各行各业,尤其那些新兴行业,都会在推广期间打出“扫码赠礼”的牌子,吸收新会员,打开市场。
对于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扫码,吴女士还是很谨慎。她说:“填写那么多个人信息,以为这些小礼品真的是免费送的吗?其实是贩卖自己的个人信息而得的。”
吴女士表示,为了贪图这点小礼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给泄露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警方:慎扫不明的二维码
采访中,市公安局一名张姓民警称,市民参与“扫码赠礼”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切勿轻易泄露。一些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不要轻易去扫。如果关注后发现有违正常交流目的,应果断选择取消关注。此外,不要被一时的小便宜所蒙蔽,要慎重接受被赠送的相关产品或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