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 是怎么“算”出来的?

预 员分批值守,服务多个时段

在徐州市气象预 预警中心,宽敞的办公室里多台用于气象分析的电脑一字排开,墙上挂着展示全国气象概况的大屏幕。市气象台副台长孙磊介绍,这里每天都会有主班预 员、副班预 员和一名签发员三人组成的小组24小时值守,工作时间是从当天早上9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主班预 员的工作是从每天9:30——10:00开始,每3小时针对全市各县(市)区进行气象资料收集与分析。副班预 员除了日常的数据分析工作外,主要负责每天5:00、10:00和16:00三个时段编写气象综述,并在会商的基础上将每日气象预 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发布。

孙磊表示,气象部门还会针对电力、农业等部门的具体需求发送有针对性的气象 告。如果有突发雷雨等强对流天气的情况,气象部门会及时推送通知,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准确预 需参考多方面数据

“徐州处在省内的西北位置,地域东西跨度大,因此受各种天气系统影响也比较大。”孙磊表示。由于技术的发展,预警中心所要用到的天气资料大多是由气象仪器检测到的。据了解,市气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已经拥有140多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并在九里山顶运营了一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能探测到整个淮海经济区的降水粒子和降水强度,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周边地区的突发性、灾害性天气。

不过,想要准确地对短期的天气形势作出预 ,气象部门需要依赖的可不止自动化数值预 产品。孙磊表示,预 员除了分析高空图、地面图、卫星云图等图表外,还要参考全省、全国资料乃至全球大气环流数据;在数据的采集方面,由于自动气象观测站经常会受到温度、积水等影响,有时会产生一定误差,所以人工气象站仍然占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去参考预 指南产品,但是不能完全跟从它们所指出的形势。”孙磊说。他举例,在预 每天气温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最后的结论产生影响。

“我们通过温度的实况比较来观察近期的气温是否有比较大的起伏”。孙磊表示。除了通过近期的气温变化预测将来走向外,预 员还需要分别参考500米、750米、800米的高空温度和实时风向,从而最大化提高最终结论的准确度。

卫星云图、气象雷达等都是天气预 参考

天气预 也需要专家一起“会商”

“一个人的判断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每天至少要两名预 员一起值班,天气复杂的时候,还要组织所有的预 员进行天气大会商。”孙磊说。

上午10时30分左右,孙磊在与副班预 员就气象资料分析结果进行会商。11时整,孙磊和同事将她们分析后做出的短期预 结论对外发布,而下午4时,经过两名值班预 员、当天负责签发的预 专家和各县区的值班天气预 员召开视频会议“会商”后最终确定下午这次的预 结论。“如果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那就比较简单了,如果分歧比较大,就要根据掌握的资料,有理有据地推出结论。”

一天更新至少三次天气预

徐州天气预 准确率位列江苏三甲

对于天气预 ,大家都关心一个问题:预 准确率有多高?

另外,把大气运动通过数学方程式计算出来,计算误差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导致预 偏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呈现增多趋势,也增加了预 的难度。

我市三天内的天气预 比较准确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天气预 准确率也不断提升,现在徐州市气象台可以提供一周的天气预 。”孙磊说,我们的气象数值预 在经过计算机的运算后,可以模拟预测出10天之内的天气情况。此外,还可以制作短期气候预测,包括月、季、年的气候预测情况。

孙磊表示,气象科学目前仍处于年轻、发展阶段,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全部被认识。而大气运动的本身又是十分错综复杂,所以预 的时间越长,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因此从目前天气预 准确率上来说,我市72小时内的天气预 相对还是比较准确的。

新闻故事: 气象台里的见闻

预 员播 天气参考“老黄历”

天气预 员是如何编 的

“今天我市天气将以晴到多云为主……以上天气预 是由15 预 员发布。”在每天播出的天气预 里,最后结束时总要 出是多少 预 员发布的,这天气预 员的编 是从何而来的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20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