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趵突赏花时

天地开无花,独向秋气来。“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深秋季节,风卷青云尽,空天万里霜,千树扫作一番黄,草木摇落而变衰,“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秋天的红叶色泽深沉透彻,极尽绚烂之后归根大地,等待来年的相遇。冬天的脚步声已隐隐可闻。有人说,秋之美在于“行踏空林落叶声”的静谧温暖;有人说,秋之美,在于“风送秋荷满鼻香”的感慨万千;也有人说,秋之美是因为“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眷眷思念,更有人认为,秋之美美在“一声梧叶一声秋”的蕴意无限……让我说,秋之美在于有“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的菊花的清雅淡泊,闲适自然。“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菊花是秋的魂,秋的韵。秋意渐浓,百花凋零,在这万物萧条,黄叶成堆、乱红满地任风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季节,除了菊花,还有谁独立西风,抱香枝头?且看黄花晚节香。它是人间的清客,彰显出来的沉稳淡然、卓尔不群的气质让人叹为观止。正是有了菊花这个不做媚世之态的“花中隐士”将秋天渲染得有声有色,秋天才独具一格,魅力四射……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一雨之深秋,霜打菊花开。古人认为菊花有长寿、长久之寓意,故菊花又名“寿客”、“长寿花”。“秋华者,菊之异名”,即秋季之花。我们知道,菊花最早出现在诗词里,是大诗人屈原的《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先秦至魏晋,人们都把菊花视为一种高洁并可食用的花草。菊花饱经霜露,叶子枯而不落,花朵萎而不凋的个性,一年又一年,始终像坚守一个承诺一样在秋风萧瑟中挺立,就像孤傲的君子让人肃然起敬。晋朝的大诗人、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独爱菊,使得耐霜不凋、坚贞素雅的菊花有了新的象征和寓意。“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似简单质朴无华的诗句传诵古今,为人信服崇拜,就在于其中蕴含着的意义别有不同。

“秋声未老菊先开,香染衣襟风满袖”。一团团的菊花,将这个秋天渲染得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紫的如锦,绿的晶莹……呈现出语不能及的惊艳绝伦。客观公正地说,花期较长的菊花在百花中是根本称不上娇艳欲滴,摄人心魄,令人观之窒息的。但是它质朴高贵,“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无论是陋室园圃,还是陌上案头,都能盛开出一方属于自己素颜的天地,绽放出生命最美的色彩。物以稀为贵。“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的这句诗恰好地诠释了菊花的稀罕珍贵。“秋菊有何好,只缘风露清。画中谁比数,霜后独鲜明”。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用浅白如话地说明了为什么人们会这么喜欢菊花。“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的特色,“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本质,尤其是活出自我,活得自在洒脱,给人带来的不慕名利,志存隐逸的启发是任何植物花卉难以比拟的。“清寒正是可人天,秋气堪悲未必然”。因为有了菊花,犹如“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秋天才具有新的特色、新的生命,让人由衷地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宣言。

菊花是有气节的花,三国时的钟会在《菊花赋》中用惊艳无比的诗句描写菊花,给人带来美不胜收的愉悦享受。“华实离离,晖藻煌煌。芳颖四张,微风扇动,照耀垂光”。“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这首名为《寒菊》的七言绝句,把菊花的孤傲不群描写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的词历来是字词精确别致,词韵格外有味,耐人咀嚼。而唐末黄巢这个起义造反的领袖赋予了“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菊花别一样的象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他年我若为青帝, 与桃花一处开”。通畅易懂的诗句所内含的诗意恢弘气魄,冷香悠悠,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回味把玩,心仪不已……

“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而做人骨头要硬,姿态要低,以一种“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的心态生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平时所说的人淡如菊,宛如君子,一言以蔽之说到底,就是让我们去掉心中的纷扰,以清雅坚忍的姿态,低调地生活在自己应该生活的世界里,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己,活出真实本色的自我。人心本无尘,心静自然清。眼界开阔,思考行事自然有所不同。看淡世事沧桑,内心自然无恙。闲适孤芳,怡然得趣。

金秋露将至,寒菊傲然开。来时含幽,如在深谷;去时抱香,似开寒霜。“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看着那些悠哉悠哉冉冉开放、怡人身心、端雅芳华中总带着风骨的菊花,心情格外平静,仿佛眼前的美景只属于自己;如同和交心的朋友对面相坐,什么都不说,只是互相看着,默默无语中十分愉悦充实。悄然间似乎进入了陶渊明所说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的绝妙境界。微风徐徐,吹来那菊花独有的淡淡的清香,置身沐浴其中,让人心旷神怡,忘记了时空;淡淡相交,浅浅欢喜。”秋色已堪伤,何况秋将去“,幸好还有菊。怡然自得中对大作家王尔德所说的“做你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这句话隐隐的有了新的认识感悟……

【壹点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