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经济”周 |饿了么试点推广智能头盔;腾讯电子签上线商家版功能;微软 Edge 浏览器将推“透明广告”计划

“Z世代”的强势崛起,引领出一波新型经济潮流风潮,衍生出 红经济、宅经济、他经济、颜值经济等新型消费模式。为进一步掌握新消费公司最新动态,洞察“Z世代”消费新趋势。21世纪创新资本研究院团队推出的“潮经济”周 快讯,意在梳理近期新型消费、潮流生活和消费衍生的经济模式等重点快讯。欢迎与我们一同关注“潮经济”最新事件!

一周“红”事件

1.“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将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 络。精细化、多元化、品质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

“潮”评论:冷链物流 络的形成,之于乡村发展是核心重点之一,可以有效延长乡村产业链条,在产业上促进乡村振兴。

2. 饿了么:试点推广智能头盔,骑手可通过语音指令处理订单☆☆☆☆☆

12月15日,界面新闻获悉,饿了么宣布试点推广智能头盔。智能头盔直接与手机连接,骑手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处理订单,在接到用户电话时使用头盔内置话筒进行交流,避免骑行时接打电话引起安全隐患。头盔还内置感应指示灯,可根据刹车、光线过暗等情况自动闪烁,起到警示作用。

“潮”评论:外卖骑手由于接单、赶时间等原因,会在道路上造成一定的危险。智能头盔的推广,对于骑手而言,可以更高效率接受订单的同时关注路面情况。

3.腾讯电子签上线商家版功能,企业可在微信里签合同☆☆☆☆☆

“潮”评论:签合同一般都需要协商双方时间及地点,这无疑浪费了不少时间成本。电子签合同的存在的确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但企业还是需要注意保密,免得不必要的讯息泄漏。

4.77岁+78岁+86岁!三位老人合伙创业走红 络☆☆☆☆

“86岁的余爷爷煎蛋饺,78岁的马爷爷包水饺,77岁的魏爷爷则负责煮。”近日,湖南株洲三位老人合伙创业开饭店的视频走红 络。店内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生活”。他们相约几年后,用挣到的钱买房车旅游。目前,饭店营业刚一个月,“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八九十位客人”。

“潮”评论:人生追求的不是谋生,而是找到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可以寻找自己的生活,年轻人也需如此。

5.微软 Edge 浏览器将推“透明广告”计划,是谁拿了用户信息一目了然☆☆☆☆☆

微软决定发展“透明广告(Transparent Ads)”计划,通过透明广告,Edge 浏览器将能够向人们展示 站收集的个人数据、谁可以访问个人数据等。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知道某个特定的广告是从哪里抓取到他们的信息的。该计划可以在 Edge 浏览器最新 Canary 版本中使用。

“潮”评论: 络发展的过程,存在过多隐私被透露、恶意收集的行为,“透明广告”的出现可以让更多人清楚自己的数据被谁收集,从而更好避免被透露私隐。

一周“黑”事件

1.央视曝光水军控评潜规则:影视剧遭未看先评★★★★

“潮”评论:点评的作用,是给尚未观看的观众可以更好地提前了解。“控评”的存在,让整体点评乱象四起,无法让观众拥有良好的体验感。

2.小鹏汽车回应“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照片”★★★★★

近日,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被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处罚事由为,当事人购买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22台安装在旗下门店,以此统计进店人数并分析男女比例、年龄等。今年1月至6月,小鹏汽车共采集上传人脸照片431623张,该行为未经得消费者同意,也无明示、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目的,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误采购并使用了第三方供应商(悠洛客)的产品,人脸数据由第三方软件提供商收集和分析,数据已经全部删除。小鹏汽车不存在泄露或违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仅通过客流到访量等非个人关联的数字数据作为经营状况的参考。

“潮”评论:采集人脸数据,应该在公开环境,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前提下收集。无论是供应商问题还是企业问题,还是需要注意,尽好自己的 会责任。

3.钉钉回应被陌生人拉群不需验证:确认属实,本周内完成全部整改★★★★

12月14日,央视新闻 道了陌生人“拉群”发红包骗局——多位受害人被陌生人拉进钉钉福利群、红包群。群内会同步刷单App下载链接,诱导受害者下载、充值,再将受害者从群内踢出。钉钉回应称:确认属实,对用户造成的打扰深感抱歉。将在本周内完成全部整改,企业拉员工进组织时必须经过员工本人二次确认。

“潮”评论:骗局形式多种多样,消费者需要注意,相关企业也需要重点清查。

4.海澜之家被控抄袭潮牌,天猫店铺已下架相关产品★★★★

“潮”评论:无论是产品还是文化,企业还需要有自身的产出和创意,一味抄袭不但毫无新意,还会违反相关法规。

5. 便利蜂被曝5年采集公共领域数10万条拍摄数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