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短板,工业软件受制于人,比芯片垄断更严峻

作为工业大国,我国的制造业规模正不断扩大。然而,令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国内的制造业却存在最不容忽视的短板,这便是工业软件的受制于人。

比芯片垄断更严峻

何为工业软件?通俗讲,工业软件是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底层和核心工具。业界一般将工业软件分为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等几种。

比如,在芯片设计过程中,从业者需要使用EDA软件;在工程绘图,工业产品设计中需要使用CAD软件等。可以说,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没有了工业软件的支持,工业的智能化转型将寸步难行。

因此,业界一直有说法表示,工业软件的重要性比肩芯片。试想,如果没有研发设计软件,芯片又从何而来呢?

然而,如此重要的工业软件,国内却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显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率仅为5%,超9成依赖进口。

其他如生产控制类,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率虽然相对较高,但仍没有达到100%国产。综合来看,工业软件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千亿赛道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65%。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国内企业奋起直追、加速国产替代已刻不容缓。与国际巨头相比,本土企业不仅面临技术壁垒,在人才、应用场景等方面,都面临不小的压力。

国海证券此前的研 指出,“租不如买”的思想影响下,国内的工业软件企业已经习惯于走海外软件本土化的道路,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这便直接导致本土工业软件企业“先天不足”。

而在后天环境方面,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虽然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但却长期处于价值链的底端,缺乏高端制造。正如国海证券在分析中所说,国内在电子、航空等高端产业的发展不足,导致国内缺乏高端工业软件发展的生态。

最后,在工业软件人才方面,我国也面临较大的人才缺口。以本土EDA头部企业华大九天为例,该厂仅有400余名员工,而国际巨头Synopsys 和 Cadence的员工数量均已达到万人级别,人才壁垒可想而知。

综合来看,国内的工业软件赛道虽然规模不小,但困难同样不少。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要实现工业软件的破局,仍任重而道远。

国产追赶

正如《21世纪经济 道》所说,工业软件涉及的不只是软件产品,更重要的是背后的系统知识,诸如工程学、计算机、数理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国内逐渐意识到在工业软件方面的短板,国产工业软件开始加速发展,以中望软件、中控技术、宝信软件、华大九天等为代表的各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开始崛起。

以华大九天为例,作为国产EDA软件的领导者,华大九天是目前技术最为先进、规模最大的EDA龙头企业。

澎湃的消息显示,华大九天的创业板IPO已经在6月21日获得深交所受理。2020年,华大九天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在国际巨头的垄断之下,带领国产EDA软件闯出一片天。

与华大九天相比,国产CAD龙头中望软件已经走出国门,产品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

此前中望软件的招股书显示,中望软件已经推出了自主可控的2D和3D CAD软件,打破了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尤其是在CAD内核方面,中望软件更是成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独家的技术壁垒。

行业高景气度下,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入局,国产工业软件产业链已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

综合来看,作为工业大国,我国已经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无疑是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工业软件有望进入加速发展期。

写在最后

倪光南院士曾指出,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不仅是要追赶国际水平,更要利用创新技术,找到国内的新起点和新思路。从这个角度出发,国产工业软件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禹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