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老家种地瓜那些事

文/许志

开篇之前必须强调是老家而非故乡,尽管老家可能终会成为故乡,但我生命的源头——母亲还健在,儿时那些事虽凝铸成过往人生,但其历久弥新,仿佛就在昨天,这也是写此文的终极动力推动。

父亲走后,和母亲每周通话是惯例,她老人家不会用智能手机无法视频,常规通话不经意间就几十分钟,几乎每次都是我找个茬口岔开话题结束通话,包月通话时长几乎都给她了。

昨天晚饭后,和母亲通话时她问我吃的什么饭,我说有烤地瓜。她说地瓜不打药养人,但也别多吃,容易烧心,问我这里地瓜多少钱斤,如果贵,她今年在地边种的丰收了,有机会给带来些…..娘俩围绕地瓜说了好几分钟,母亲感慨以前我家种那么多地瓜,出那么大力,却挣不出几个钱,现在年老不能多种了,这地瓜价格却翻了几倍。她意味深长地说:“要是搁现在,那咱一年的地瓜就能卖十多万块!”是的,父母都比一般农民都能吃苦勤俭。当年他们在没人帮衬的境况下拉扯着我们姊妹仨,日子还能过得在周边村子里冒尖,种地瓜功不可没。地瓜种植管理环节多,耗费时间多体力消耗当然也大,一般农民不愿意费事。

首先说种地瓜的“繁”。先以“育苗的繁”管窥。惊蛰前一两天,父母就制作好春茬瓜苗畦子,把窖中留存的种瓜挑选出来品种好块形佳无病害的按芽门方向码排齐整,上面撒上一指厚过筛细土,再拿喷壶喷上水,上面插若干竹竿弯成拱形做支撑,上覆盖一层塑料布,周边用土压好封闭。再说种地瓜可真是年头忙到年尾的繁,按照节气说惊蛰畦地瓜,育春地瓜苗,同时着手整春地;芒种前后种夏茬,种好后,要翻秧、除草、施肥、浇水,个别年份还要打药;霜降前后要两茬都刨出,春地瓜淀粉含量高,主要用来粉碎沉淀粉子(地瓜淀粉),夏地瓜主要是挑选后入窖留种或等春节前后售卖;小雪前要把粉子淀出来,不然冲淀粉的水就会冷得让人下不去手;同时也要完成夏茬入窖,爸爸说气温十度以下再放就晚了,易坏。地瓜淀粉要择晴日晒干,地瓜入窖要定期观测窖内温度,并根据温度控制窖口遮盖;冬至前后是用地瓜淀粉做粉条的好时节,临近春节是售卖粉条的黄金时机;春节以后,又到惊蛰,父母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不厌其繁”。

其次说种地瓜的“累”。其实,这个累实质主要是父母累,我仨算跟他们沾累的名——每当她人惊讶于我们种这么多地瓜并收拾得非常利落总惊讶地说你们得多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画面就是六七亩地瓜就靠父亲一个人用双手挥着长齿大沉抓钩从土里刨出来,他从早吃饭到地里直到天黑中间几乎不停歇,简单午饭也是在地里吃。母亲虽然不怎么长时间抡大沉抓钩,但她要割秧,要收父亲倒出来的地瓜,并把地瓜秧和地瓜用地排车运到家里,每当浮现母亲在满是刚刨出地瓜的坑洼绵软沙土地里竭尽全力拉装了千多斤地瓜的地排车画面总是泪目,况且她还要完成做饭、喂猪羊等一切散事。对我仨而言,最要命的累是压水。春地瓜栽种时,往往春雨贵如油,墒情不好,得施水,当年取水只有两条途径:用绳子吊铁桶去机井里打,有一年父母打水手都磨出了血泡,母亲累得都打趔趄差点滑井里。为不误农时和保证成活率我们仨周末必须轮换班用压水井汲水,那一压一吱嘎,一次也只能出半碗水,一瓮水未满我们仨就都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不自觉地巴望压水井快出毛病,最好坏到不能用算球,即使坏个压皮或者管子漏气,借大人维修之际,我们也能短暂“自由”一阵子。弟弟年龄小却心眼活,他压水时故意不上下垂直用力,摇晃之际出故障的机会多,那时的我并不是“人间艰不拆”而是故意放纵以坐收“渔翁之利”。我估计父亲是真的“人艰不拆”,他默默地找铁工厂的战友做了个全村最豪华坚固的井架井头一体设备,压水把杆不仅加长了,还加装了个轴承,学习物理后,才知道已经最大限度给我们省力了。这个设备在后来地瓜打粉子过箩用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周末通过破坏生产工具逃避劳动劳累的企图也破灭了。父母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不厌其累”。我高度怀疑父亲的腰肌劳损和母亲的静脉曲张与种地瓜密切关联。

再次说种地瓜的“经”。父母虽然没有很高文化,但他们思想开化,善于总结经验,他们从多年种地瓜的实践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单说育苗方面,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强的技术性,比如选址,按照爸爸的说法是要找得光、地壮、人少,又没有祸害秧子动物的地方;比如撒土,多了就闷住了,不发芽或芽少不齐整,少了则地瓜种易腐烂,出芽期短;比如喷水也要恰到好处,多了,地瓜种易腐烂,少了不发芽或芽少不齐整;比如塑料布最好用新的,否则出芽慢,后面放风时也容易被鼓破;比如芽苗长到拃多高时,气温已经上来,大晴天一定要放风控制芽苗疯长,让其学会适应自然环境,但是放风绝对是循序渐进,先撑一小口,再慢慢加大,直到半掀开、全掀开;再比如拔苗一定要挑着,不能光看高矮,要根据颜色和粗壮综合挑选,而且用力和取苗率合理,否则,不是“不出苗”——无苗栽到地里,就是带动了瓜种块,后面苗急忙跟不起来。再说品种方面,他们俗称的18红地瓜品种蒸煮后爆皮干面出粉多;小花叶则软糯甘甜但出粉少;而洋白虽既不出粉蒸煮口感也差,但它块头大产量高耐储存,切成丝炝着吃可以和土豆相媲美。还有些他们与乡邻津津乐道分享的经验:沙土地垄沟种植高产,块形好;翻秧不宜太勤,一定等腰根较多时再翻;阴雨大时要排水,包括加工淀粉过程中最好要过二遍细箩,粉子品质好,做粉条省劲等等。

最后说种地瓜的“乐”。父母之乐有三:一是他们的地瓜经能分享给四邻,周边地瓜种植越来越多,品种特色各有所长。二是他们的地瓜产品格外受欢迎,粉条加工之前基本就被抢订一空,大家都知道我家粉子质量好,特别干净。窖存的地瓜因其口感品质好,单位餐厅和烤地瓜个体户都上门提货,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当然,价格也能比市场价略高。三是我家靠地瓜改变了经济状况,我是没有感受过缺钱过年和“春饥荒”,当然此乐属于个人揣摩,没有求证过。我仨之乐亦有三:一是可以炫酷我家地瓜,特别是稀有品种。二是想吃嘛样吃嘛样,但也不能肆无忌惮,父母撞见也要说句不要捡最好的吃,要窖起来留种、卖钱。三是地瓜收成好了得实惠,芒种前后,父母剪了春地瓜蔓到集上卖秧苗,我们夏季的服装、冰糕钱都充裕;春节前,粉条好卖,我们的过年衣食、压岁钱等都优于小伙伴;当然,还有些小乐子,比如做粉条时,每天到最后总会留下些瓢地底,父亲就扯成约一寸宽的厚长条或搓成小拇指粗细的圆条,煮熟后蘸点酱油简直是人间美味,极个别时候,我也求大人给拍扁了放已经燃烧后得没有火焰的煤烬上一烤,比煮的更美味百倍。

只可惜已经三十余年未偿其味了,恐怕再也品不到了,父亲已经走了,母亲也只能是种几棵自己吃的地瓜了。

(图片源自 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电话:13210570289 (入会) 18765312921 (投稿)

壹点 当代散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