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外国动画到看国产动画
在2021至2022年B站国创(国产)动画作品发布会上,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的分享中提到,在过去四年,B站的国创用户付费率的增速超过了日本番剧。这个成绩是2017年B站成立国创分区时难以预计的。那时站内活跃的用户大都是日漫爱好者,B站海外ACGN相关内容丰富。B站是十一周年时官方公布数据,上市以来,B站海外动画版权的新增超过1680部作品,B站是全球番剧动画版权最多的平台之一。但情况在慢慢发生变化,2019年B站国创作品供应量基本追平番剧区,国创区的MAU(月活跃用户人数)首次超过番剧,成为站内第一大专业内容品类。用户用行动表达了对国产动画的认可与需求。
B站国创区截图。
这种情形在其他几个视频平台一再上演着。2011年,腾讯视频动漫频道成立,彼时平台上也同样是国外动画较多,但基于腾讯动漫平台的漫画IP,阅文集团的文学IP等助力,2014年开始,腾讯视频在国产动漫上发力,至今平台上的国漫观看用户每月有上亿人次。
腾讯视频国漫频道截图。
优酷国漫区截图。
可以看到,几个视频平台大都在2015年前后发力,2015年对于整个国漫行业意义重大。这一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近10亿元票房一下子提振了行业信心,让更多资金进入。201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 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之后,相关部门相继从税收、消费、产业发展等角度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对动漫行业进行扶持。相应的,也就有了几大平台顺应趋势进行的布局。
如果说80后、90后的一代人很多都是看外国动画长大,那么对于更年轻的一代人,很多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国产动画,并且不同于电视动画兴盛时代,大家收看动画的渠道就那么几个频道,如今可供选择的动画和平台很多,题材和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重新定义“国风”
从看国外动画到创作自己的动画,这其中是观众和平台的共同转变,二者的行为也在相互影响着。
对于发展中国的动画,腾讯视频动漫提出了“国风复兴”口 ,在国风与国漫的融合上做了多元化尝试。如《眷思量》从人物建模到故事内核都有独特的中式审美,《一人之下》蕴含道家文化,还有《诛仙》《绝代双骄》等着力于实现侠义故事与当前 会和审美连接的作品。对于“国风”的定义,其负责人表示,“国风”不仅指中式审美,也涵盖了“家国天下”的中国情怀。“比如《吞噬星空》的主角罗峰,一方面,他的核心基础色是红色,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式配色;另一方面,他成为英雄的动机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保护家人和家园,是责任和担当,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精神”。
《吞噬星空》主角罗峰。
优酷动漫提出的是“新国风”,它的定义是“以动画的形式重新解构武侠江湖或历史传奇的故事,通过融入幻想创新元素和当代流行风尚,打造崭新的国漫类型片”。优酷动漫中心总经理孙旻认为国风重要的是表现形式和故事内核,“比如现实、科幻题材,虽然它们题材各异,但只要故事内核符合中国故事、中国内容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国风。”今年暑期,优酷上线的动画《神墓》《少年白马醉春风》两部头部项目及其余90多部作品。其中,两部头部作品的全 热度已经超过《名侦探柯南》《蜡笔小新》等海外动画。优酷一并推出的国风剧场与开挂剧场运营战略,代表了其开展国漫剧场化模式的探索。
《少年白马醉春风》剧照。
在过去的四年里,B站共上线430部国创作品,其中178部由B站出品。B站国创的口 从2018年的“Made for China”(为中国创造)升级为2020年的“Made for Global”(为世界创造)。目前,其平台独家播放的《凡人修仙传》累计有12.4亿播放量。2016年,B站开启“小宇宙计划”,该计划于2021年升级为“哔哩哔哩寻光计划”,针对有不同需求的动画人提供差异化扶持。
《凡人修仙传》剧照。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国产 络动画这十多年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在中国动漫集团发展研究部主任宋磊看来,中国目前的 络动画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无疑都处在亚洲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B站等中国 络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在互联 经济方面在全球领先的一个表现。
但同时他也提到,由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经历过一些低迷期,动画内容创作水平距离世界动漫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在 络动画中,我们制作技术到位了,但是创意、编剧的水平还远远不到位。”他认为国产 络动画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下一个五年乃至十年去提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