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是信创软件中空间最大的细分赛道,未来的成长潜力将超预期

ERP是信创软件中空间最大的细分赛道,具备存量替代+数智化增量模块的双重逻辑!

ERP(
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国泰君安研 指出,ERP的替换并不像市场想象的一蹴而就,而是先解构再逐步替代,这个过程中实施厂商的地位被低估,未来的成长潜力将超预期。

1)实施厂商在ERP信创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ERP在本轮信创替换的三类系统中属于第二类,从政策要求的角度而言,并不是要求最严的,但也是属于“应替尽替”。但从企业的角度而言,由于ERP最后的产出是财务 表,过于核心,因此盲目的进行替换可能会存在经营风险。考虑到二者的诉求,需要找出一条顺滑的过度途径,既能够完成考核要求,又不至于对企业造成太大的影响。

国泰君安分析指出,逐步替换或是可行的方案。从ERP延伸出来的营销、生产、供应链、财务四个方向的信息化深化需求出发,与原有的ERP结构,形成新的松耦合架构。即先把大部分功能从ERP搬出来,用国产的前端功能模块替换,最后替换ERP核心。

而在这样的信创过程中,做“外围系统”的实施厂商,凭借大企业服务能力和敏锐的前端应用模块开发能力,会是相当重要的参与角色。

东吴证券计算机团队也提及,EP和其它信创细分赛道有多处不同,享有存量替代+数智化增量模块的双重逻辑。本土ERP公司竞争格局清晰,龙头厂商尚有数倍成长空间。

2)ERP和其它信创细分赛道的不同之处

①存量市场追溯时间长一倍。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由于存在5年伴随换机周期更换的影响,所以存量市场只能追溯5年,而ERP基本没有PC换机周期影响,存量市场要追溯10年左右。

②在软件赛道里空间最大。

央国企存量的ERP软件市场,过去十年假定每年100亿(单个央企平均每年1亿,实际可能更高),软件都有1000亿,高端ERP的实施按照以前海外公司的收费比例,IBM和埃森哲在实施和软件的体量比是2:1,考虑实施后的规模应该是在两千到三千亿的存量市场。

③ERP是存量替代+数智化增量模块的双重逻辑。

ERP云化后实现了企业和外部大数据的整合、集团内部子公司间的互联互通,在传统ERP之外产生众多的新模块,比如财务共享一体化、数字化营销、百库、电子档案、票税一体化等等,这些新模块的增量市场空间和老ERP模块的存量空间比估计在1:1左右。

3)国产化扩大份额优势,国内厂商迎产品和品牌双重提升

国内ERP市场国产头部厂商整体市占率超4O%,但高端ERP市场SAP/Oracle等海外厂商占据超50%的份额,远高于国内龙头商的20%,替代空间显著。ERP国产化浪潮升温,同时云化显著提升国产ERP性能,如国内厂商部分产品最大并发数可超100万,已赶上海外厂商50-60万量级的并发能力。未来,大型央国企客户的获取有望显著助力国内厂商的产品打磨、品牌升级、市场把握能力提升,助力竞争力与份额持续加强。

春晓计划要求,央企实现经营管理系统2023年20%信创,2025年50%信创:预计国有企业在SAP和Oracle上的支出每年约150亿元,按5-10年折旧计算存量规模约1000亿元,国产化率已有20%;2025年国产化率达到50%,用友60%市占率的前提下,考虑实施后到2025年国央企可为用友提供约400亿的增量需求。

4)本土ERP公司竞争格局清晰,在新兴的数智化模块领域引领甚至反超国际同行

由于国内政策在数据共享口通上更加开放而且在电子商务等全球领先,所以在基于互联互通的数智化新兴模块上,国内公司处干引领和反超国际后行的地位。

以用友为例,公司的数字化营销系统获得了宝马、壳牌等众多世界名企的青睐,今年推出基于事项会计的全新财务系统,全球唯一,目前处于大客户试用期,未来有望量价齐升。

两家国际巨头Sap和Oracle高峰期在国内营收合计超过200亿,考虑实施后高端市场达到500亿左右,其中来自央国企的比例估计超过一半。而本土公司以央国企体量最大的用友看去年收入占比仅20%左右,简单测算央国企的ERP国产化率估计在15%上下,未来替代弹性很大;以用友为例,今年央国企在收入占比估计可以提升到四五十左右,明年即可呈现出较大弹性。

用友 络份额估计在60%上下,其它是浪潮国际,金蝶国际和一些央企子公司和民营公司(基本纯定制化)。从产品和品牌角度,用友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且主推标准化产品,竞争对手多靠半定制或者定制拿单,未来发生恶性价格战的几率较小。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