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黎诗琳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心脏,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的信息 化教学管理能够高效地完成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深入建设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 性。基于教务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相关的优化对策。

教务管理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务 管理水平对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有重要影响, 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也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其重 要的作用,教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提高许多,如果高校不 能引入信息化教务管理制度,就很容易因为达不到制度要 求而被淘汰[1]。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繁多复杂,涉及 面十分广泛,工作量大,因此,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流程 和规章制度,辅以信息化技术管理,以确保高职院校的教 学管理顺利进行,有效保障教学管理质量。 由于教学管理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承担着相当重 要的角色,而以往的教学管理由于繁杂和数据量大,往往 造成很多遗漏和出错。基于这些问题,相关系统机构对信 息化管理的要求就有所提高,并且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 优化、总结、改进,跟随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不断变化, 才能使教学管理有序规范地推进。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为例,近年的信息化管理介入在实践中已初有成效,教 学管理工作已走上信息化管理的正轨。正所谓“实践出真 知”,实践才有发言权,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所涌现的问题 也需要优化和改进。

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教务系统功能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当中,教务系统的协同管 理占据主导的地位。2020年底,我校通过引入强智教务 系统进行教学管理,此前我校使用的是正方系统较早期的 版本。新的教务系统相比旧系统在管理上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给我校的教学信息化管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新的教 务系统涵盖的模块较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任务管 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课表编排等,子菜单项目也相 应复杂。由于模块不是定制化,有些模块并不符合我校的 实际需求,成为了摆设品。相反地,有些管理模块是我校 需要的,却缺失了,导致依然延续了旧的人工流程操作。 在当前的教务系统中,个别功能的设置是毫无意义 的,并且显得累赘多余,给师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例如 我校的重修模块,学生分为“ 名”和“选课”,系统设 置的选课要求为100%不存在冲突,才能顺利选课。那么有 部分学生仍可以利用部分课余时间选课,但未能达到100% 不冲突的情况就无法选课,这部分学生需要选课只能“ 名”,由教务员负责选课,这样不但增加了教务员的工作 量,而且教务员选择的课程的时间段未必能适合学生。

(三)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不够过硬 教学管理人员是推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主要人员,在 推进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新事物 总是会带来很多的困难,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起到带 头作用,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系统的开发人员对接,因此过 硬的信息化技术是必需的。现时由于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 化技术不高,且工作繁重而琐碎,教学管理人员在繁重的 工作量中往往由于没有额外的时间培训去接触新的信息化 技术,造成继续沿用人工作业,这无形地形成一个死循 环,严重地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教学管理上的规范,但 学校管理制度上对整体规划有所欠缺,以及缺少了对教务 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和推广。多数教务管理人员只在部门内 部推进管理信息化,不能很好地与其他部门协作沟通,各 部门之间没有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2]。教学管理 要推行信息化管理,就要做到切切实实的信息化,这需要 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在教师角色方 面,尤其是年长的教师,他们对新事物较为抗拒,仍然沿 用人工填表的方式,对于推进信息化教学管理有一定的阻 碍作用,同时不利于资料存档。在规范教学管理当中,必 须对这部分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才能起到推行全校信息 化管理的效果。而学生方面,则是相对容易推行,学生接 受信息化事务能力较强,但对于某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的学 生,自小接触信息化产品较少,因此他们接触需要由其他 熟悉信息化的学生带动即可。

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教务系统功能切合实际需求 由于在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进程中教务系统具有重要的 功能,故教务系统的先进性决定着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推进 程度。目前,我校在引入强智教务系统,与软件开发公司 签订了工程师驻校服务条款,这点能够保障我校教务系统 的教学管理正常运行与日常维护。由于引入时间尚短,在 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故要与软件开发公司保 持着良好的沟通,每月通过需求上 ,把问题反馈给软件 开发公司并进行改进,把教务系统的功能开发得针对我校 的实际情况,切忌生搬硬套,要把各项需求落到实处。教 学管理人员要派专人跟进并与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联系,督 促软件公司在指定时间内进行完善。

(二)保障教学管理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学校信息化管理推进要求教务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 生全员参与其中。因此,教务管理必须保证流畅性,这不 但要求教务系统的数据要保证精准度和流畅度,还需要在 管理层面对各类管理软件进行整合。要确保无论是管理人 员还是教师、学生,都能有舒适的用户体验。对接微信端 口,能够便于师生对各类教学信息进行查询,亦便于教学 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并且需要加强归纳总结用户对教务系 统的用户需求。由于对接端口容易产生数据错误,因此要 与软件开发公司沟通,从源头上确保日常教学管理数据的 流畅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于漫.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之研究[J].吉林省教 育学院学 ,2018,34(11):28-30.

[2]高建伟.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措施[J].河南教育(高教),2019(04):56-58.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