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野马代驾”之监管篇

7月25日,公安部透露的信息显示,我国酒后代驾订单已达年均2亿笔。但因监管主体不明确、市场准入缺乏标准,代驾行业存在肆意宰客、肇事逃逸、接单途中偷盗车主财物等问题,不利于行业的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发展。专家建议,在行业自律基础上,应由相关部门制定符合代驾行业实际的法律规范,保障代驾行业健康和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出行安全需要。

一家大排档外有多名不同平台的代驾人员。

代驾公司准入门槛低 ,司机有驾照就能入职

“代驾入行门槛低,仅在南宁代驾公司就超过40家,竞争非常激烈。”在代驾行业从事多年的黎先生说,在南宁的代驾公司中,除了滴滴代驾和e代驾等主流代驾平台外,接车侠、洪师傅、当当代驾、平安代驾、同城代驾等代驾公司也逐渐兴起。大部分代驾公司都有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平台或微信小程序,计费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传统的起步价加行车里程;另一种是按照代驾时长计价,比如30元半个小时;还有一种则是综合以上两种方式。

不少软件公司可提供代驾软件。

吉林长春一家公司工作人员则称,除了为客户提供一套专业、稳定的代驾软件系统外,还可帮忙设计品牌logo,提供市场推广、员工招募、公司管理、保险代购、信息发送等运营“宝典”。

该负责人称,司机入职后,通过包月缴纳或从每笔订单中扣除15%收入的方式缴纳平台使用费。对于应聘者关心的派单和收入问题,对方称公司有多个固定合作商家,可以直接到现场排队等单,系统也会根据订单距离自动派单,“你也可以私下‘撩’单,平台不管”。

行业标准无约束力,尚处于“三不管”状态

2011年5月,醉驾入刑,代驾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十年。7月25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李江平透露,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酒后代驾订单年均达到2亿笔。

然而,随着市场的变革与发展,因代驾行业标准缺失、各家关于安全管理要求不统一,将矛盾纠纷机制不健全、黑代驾乱收费等问题暴露无遗。同时,代驾司机之间为了争地盘上演“全武行”、饭店和酒吧向代驾司机收取高额入场费、代驾司机与车主发生冲突等情况时有发生,乱象频出。

2021年4月,《汽车代驾服务安全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开始实施,这是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共同发布的。该项标准实施后,对代驾服务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驾驶经历、掌握各项标准要求,而且应具备基本的人员紧急救护知识、道路紧急情况应变处理技能,并经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合格。

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代驾行业尚无明文规定,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并非代驾主管部门,无法对其进行监管。南宁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称,对于代驾人员的管理与一般驾驶员无异,如果其发生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会进行查处;如果出现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属地公安部门可以介入。

专家建议明确监管部门,探索对代驾行业立法

广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段晓红认为,“野马代驾”乱收费和随意定价则涉嫌消费欺诈,而可由个人定价的代驾App、小程序为“野马代驾”提供了非法经营的平台,相关开发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应对此类软件开发企业加强监管,涉及违法的应及时下架。

广西 会科学院 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代驾行业在巨大市场需求推动下迅速发展,是一个存在不少乱象的新兴行业,针对行业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定滞后性,但如果任其乱象蔓延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伤害,应尽快进行治理。

姚华认为,要保障代驾服务质量,首先得加强行业自律,一方面须提高代驾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培养合格的代驾人员,提高代驾人员的整体素质。例如,采取加强技术考核、职业伦理考核和相关职业教育等措施;另一方面要规范服务人员行为,形成监督管理规范,例如通过消费者监督、平台自律和政府监督,明确服务双方和平台的法律责任。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法律法规,加强对行业监管。”段晓红说,目前代驾行业管理和规范还未成熟,才导致了这个行业整体上仍处于无主管单位、无行业法规的“灰色地带”,要通过法律确定代驾市场的主管部门和代驾平台的门槛,界定代驾司机与平台之间、代驾司机与乘客之间、代驾平台与乘客之间的法律关系,才能确保代驾行业的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黄礼辉表示,目前野蛮生长的代驾行业成为乱象滋生的温床,许多客户在下单代驾服务后,常常会碰到“野马代驾”、同路不同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投诉无门等情况,在这些问题中,最严重的是法律依据缺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