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好的”,背后都有一百句“去你的”

七夕节,全世界都在聊怎么好好谈恋爱。

其实比起相爱,很多人更不懂,怎么好好爱自己。

职场上,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好员工。面对老板的“丧心病狂”,内心再多“不,我不想”,嘴巴也会自动播 “好的~没问题!”

朋友圈里,也要维持好体面的人设。该点的赞不能少,回复评论也是一门精雕细琢的技术活儿。

各种各样的角色上身,久而久之,“自己”被放在了最末位

虽然这样又累又丧又委屈,但更担心:

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

担心气氛突然的尴尬……

担心给人添麻烦……

担心让人失望……

担心冲突……

好崩溃。

最近新上映了一部豆瓣评分9.4的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剧中的大岛凪(zhǐ)每天都在经历类似的崩溃。

和同事们一起吃饭,敏感地听出同事们在调侃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能配合着僵硬地微笑。

“姐妹”聚会必走的合影流程,别人都是美美的,只有她半眯着眼。

因为不好意思让大家重拍,也就强装大度,同意把照片发到了ins上。

这样的老好人,当然会成为工作上的“背锅侠”。

展销会的时候,领导过来责问:“是谁印错了宣传单?”

同组负责的同事躲躲闪闪,她只好出面道歉,穿着高跟鞋,跑了几条街道回公司重新打印。

而一到下班的时间点,这些同事们就冒出了各种各样的奇葩借口,要她帮忙处理工作。

虽然内心有抗拒,但“取悦别人”的模式却怎么也改变不了。

职场上如此,感情中也是如此。

当同居男友躺在沙发上,直言不讳地提需求的时候,她也是“习惯性”地停下手里的事情,点头说好。

可是,一直说好,一直做一个好人,并不能换来生活真正的好。

生活的暴风雨,总是来得快又猛!

先是不小心看到同事遗落的手机,她替同事加班,同事却在聊天群里吐槽她蠢。

接着,听到男友和同事的对话,别人问到他们之间的关系,男友急忙撇清:“和她在一起,只是因为那方面很和谐而已啦!”

What?!大岛凪气得当场呼吸过度,晕了过去。

生活永远无法风平浪静,通过取悦别人来刻意维系的美好,始终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假象。

作为一个“母胎老好人”,我其实一直不太喜欢自己。

既不喜欢自己“不取悦别人”,也不喜欢自己“取悦别人”,总之,就是在“做自己”和“我怂了”之间来回摇摆。

心理学上有一种解释说,这是一种“讨好型人格”

但其实,谁还没讨好过几个人呢?

讨好和取悦,只是我们拿来应对世界的一种模式罢了,人人皆有,不必急着给自己贴上标签。

就像某些游戏中的英雄,血量不足的时候,不也会开启“暴击模式”来保护自己的生命值吗?

不过,这种讨好模式有一个特点,它的确、非常、容易“上瘾”

科学这样解释讨好的过程:

取悦别人得到称赞——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继续取悦别人,得到更多的称赞——证明自己有“更多的价值”……

一个无限叠加的死循环。

到最后,爱的都是别人的评价,依旧不是真实的“我”。

习惯了取悦别人的人,一定为了改变,做出过很多的努力。

像是剧中的大岛凪,醒来之后,直接删掉了所有的 交软件,辞了工作,顺便甩了男友!

她带着一包行李(可能只有一床被子),搬到乡下生活,彻底重置人生。

可是 畜如我们,没有积蓄、没有胆量, 交软件重度依赖患者,是不敢“就地重置人生”的。

所以,在研究了各种《自救指南》之后,总结几条“细水长流型”的小TIPS,供大家参考:

1.没事多问问自己:“你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吗?”

2.把自己的优点白纸黑字地写下来:“即使别人不认可,你还有什么价值?”

3.不管不顾地说一次“NO”。

取悦和讨好,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有问题的是,因为取悦和讨好,而始终没法爱上真实的自己。

我不否认,我们应该去学习如何做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如何当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好朋友。

但在这一系列的角色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如何做一个“爱自己”的人,如何“既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也有面对真实自己的勇气”

毕竟,牺牲自己的快乐,成全别人的快乐,可能最终大家都不快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8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