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
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转变
20-45岁中青年群体
成为互联 消费信贷的主力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征信
因为一旦有不良记录
就会对出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骗子看穿当下消费热潮
利用大型企业的背景
冒充购物平台、金融业务客服
轻轻松松获取信任
以“影响征信”为由
诱导贷款转账
受害人被裹挟其中
“不得不”
按照骗子的谎言一步步操作
除了以上屡见不鲜的老套路外,近期还冒用“中国银行监证中心”的名头,设下连环套,不仅能把人说得晕头转向,且过程扑朔迷离。
让我们一起拨开层层迷雾。
第一层迷雾:陷入僵局
小江接到自称为*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称由于近期白条有免息活动,可以将5万元的借款额度先借出来,然后再还回去,这样就可以提高借款额度。
小江心想,反正是免息借款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把借款额度提高以后既能方便购物又能提高资金周转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打开*东金融APP借款了5万元出来。
可是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一通电话,让小江彻底凌乱了。
第二层迷雾:欲盖弥彰
没过多久,小江再次接到自称*东金融的电话,只是这次跟他通话的不再是人美声甜的小姐姐,而是一个声音粗犷,语气严厉的男人。“你刚刚是不是办理了*东借款啊?”对方的大声呵斥,顿时小江慌了神。
“你开通*东金融账户时留了学校信息,所以你刚刚那笔借款属于学生贷款,现在国家严厉打击学生贷款,你的借款是违规的骗贷行为,如果不处理就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而且将计入征信,人生留下永久的污点!”
“违规骗贷、严厉打击、法律责任、人生污点”这一个词语像炸弹一样轰入小江的耳朵,让他瞬间破防,连忙向对方求助。
对方语气稍作温和,指导小江登录*东金融APP,关闭“我是学生”的按键即可。但是小江并没有找到这个按键,对方谎称他的信息被微信同步过去申请了微粒贷贷款。小江打开微信微粒贷,发现果然有10万元的贷款额度,这让小江更加相信对方的说辞。
第三层迷雾:当局者迷
紧接着,对方指出小江的微粒贷利率过高,不符合要求,需要修改个人信息办理取消微粒贷。小江按照对方的指引,下载飞书APP加入视频会议,并且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随后,对方煞有其事地向小江的邮箱发送一份“中国银行监证中心”的红头文件,要求小江将所有贷款平台的借贷额度贷出归集到自己的名下的银行卡里,再全部转账到“中国银行监证中心”指定的账 里进行风险对冲。
办理结束后就可以修改注册填写的学校信息,规避学生贷款的法律风险,对冲产生的所有转账资金也会原路返还。
就这样,小江鬼使神差的将微粒贷、借呗、中国银行e贷、好客贷、中信银行信鸟贷等借贷平台的钱全部贷了出来,一共转账了77万。
最后发现对方使用的“中国银行监证中心”邮箱账 为私人账 ,才醒悟被骗……
深 度 解 读
*东金融为*东集团旗下个人金融业务品牌,非涉诈软件,骗子洞悉大型企业用户载量大、政府机构信用度高的特点,冒充多种身份去电行骗。
第一步
骗子以免息贷款作为诱饵,诱导在正规*东金融进行贷款。
第二步
准确说出贷款人的姓名、毕业院校等个人信息,令受害人彻底打消心理防备,以成人申请学生贷款违规为由要求配合操作进行修改,否则影响个人征信。
第三步
诱导下载视频会议软件,再以“确认本人操作”“保障双方权益”为由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目的是窥视受害人手机上的登录账 、银行卡账 、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上帝视角”完全掌控事态发展。
第四步
从骗子会灵活变动剧本情节,当受害提出质疑时,骗子马上搬出虚假的“中国银行监证中心”文件,冒充银行监管部门提出“风险对冲”的解决办法。
第五步
要求在各大 贷平台借贷归集到受害人名下的银行卡里,以“资金审查”为由要求转账到指定账户,并承诺所有资金会“原路返还”,从而完成诈骗。
广州市反诈中心提醒
01 凡是“贷款客服”来电,提出可以消除贷款记录、降低贷款利息、修改个人征信记录、贷款违规等理由诱导不断贷款转账的,都是诈骗!
02 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03 如遇可疑情况,可拨打96110咨询求助,市民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广州反诈服务 ,学习防骗知识,防诈反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