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太难了!
继被列入实体名单后,最近又被美国禁止使用工科学生必备数学软件MATLAB。MATLAB是由美国 The MathWorks 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目前世界上有180多个国家的超过三百万工程师和科学家在使用 MATLAB,在学术交流和科研方面非常重要。
国产工业软件之痛:处处受制于人
在中美博弈趋于白热化之际,我们对于自身的不足,尤其是一些被“卡脖子”领域的认知,犹如抽丝剥茧一般,看得越来越清楚,体会也越来越深刻。其中 ,由于美国围剿华为芯片供应链、哈工大被禁用MALTAB,让失落30年的国产工业软件,再次被广泛提及。
和其他超大规模和体量的产业相比,工业软件是典型的“小而精”产业。它看似小,却往往能制约整条产业链,比如芯片产业,不管你会设计也好,还是有顶级光刻机加工也罢,没有EDA软件,芯片的整个产业链就得趴窝。
尴尬又残酷的现实是,目前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一直都是欧美供应商唱主角,国产的能算得上是配角的都少之又少。即使我们有着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的工业门类,但国产工业软件却长期缺乏建树。在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这种致命短板无疑相当于增添对方的谈判砝码。
类似事件事实上已经发生。在2018年4月中兴事件中,随着芯片禁运,美国电子CAD软件公司Cadence,同时对中兴进行了软件禁运。Cadence公司的EDA软件专门用于设计芯片和多层电路板。在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林雪萍看来,“EDA被停用,芯片就无法被按需设计、正常使用,不过是一堆硅土。”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欧美软件巨头严重垄断,国产工业软件较国际最高水平落后达30年。尽管我国工业软件起步不晚,甚至一度“百花齐放”紧随世界一流,但由于我国某些主管部门和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重硬轻软”忽视软件化建设,关键工艺流程和技术数据“空心化”,再加上国家“863”计划支持政策的中断,致使我国自主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25%急剧萎缩到目前不足5%,关键领域甚至全军覆没。
国产工业软件为什么这么落后?
1. 国外工业软件发展早、市场份额大
长期以来国外工业软件由于发展早、技术水平高,占据了我国工业软件的绝大多数市场。除部分军工行业外,我国国产工业软件基本上处于在夹缝中生存的境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国产工业软件水平比国外差,虽然有些局部领域计算精度未必比国外软件差,但无论易用性、计算精度性、还是改进速度上,仍然要差的多。
2. 国产软件进化速度远远慢于国外软件
软件销售给用户后,需要用户不断反馈意见来进行软件的改进和升级,但是由于国外软件在全球销售上,其用户数量远比国产软件用户多,因此反馈的信息也远多于国产软件,导致国外软件的进化速度远远快于国产软件。即使国产软件在某个时间点达到了与国外相同的技术水平,随着进化的推进,过不了多久国产软件仍然会落后,仍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3. 过度保护、缺乏市场动力
我国对软件业采取了保护措施,主要是对软件公司予以扶持,在税收、政策方面都予以倾斜,国内很多用户如军工企业在需要软件的时候,绝大多数场合下优先考虑国产软件。如果不是由于这批用户的存在,我国工业软件企业早就荡然无存了。任何让软件公司能躺着赚钱的政策,都会使软件公司落伍,只有市场竞争才能真正推动工业软件开发健康快速的发展。
作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工业软件战略,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应对当前国产工业软件落后的局面能采取哪些举措呢?以下我们从宏观、市场、技术三个层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宏观层面。毫无疑问,要促进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提高对于工业软件重要程度的认识;在行业管理方面,由于工业软件处于交叉领域,既是基础科学,又是IT产品,和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都相关联,业务不单一。因而业内人士反映,近十年工业软件行业,实际上所处的是“三不管”状态。在这之前,从“七五”到“十五”(1986年至2005年)时期,原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CAD攻关项目”、原国家科委及科技部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CAD/CIMS应用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于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一直给予扶持。“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科技部还重点支持了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的研发。但在2011年以后,工业软件被纳入“两化融合”的信息化领域,科技部不再分管,此前科技部的扶持不再延续,分管的工信部认为这属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使得此后国家部委几乎没有资金支持过国产工业软件的研发。可见,体制改革后,反而在国产工业软件的管理和支持方面,不如以前产权明晰了,表明仍需继续进行相关体制改革。
其次,市场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全世界市场是最大的市场,国内市场是最小的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必须与世界市场接轨,以世界市场为国内市场,否则难以为继。这是长远目标,但在我国目前,这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还难以达到,而首先是占领和稳固国内市场的问题。这就要为国内市场的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积极创造出良好条件。就国产工业软件的需求环境来看,政府相关政策还不能施加到B2C市场上,这可能会扭曲市场,并减小软件公司对竞争市场的开发动力。因此,就需要考虑在C2B市场和B2B市场上积极采取措施。
最后,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我们从技术层面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政策与立项建议:
1、制定长远规划
核心工业软件没有至少十年的长远规划要想赶上国外水平基本不现实。
2、制定可实现目标
瞄准世纪初国外主流软件水平、能力、功能,踏实补课,第一个目标是世纪初国外主流软件水平,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将差距缩短到二十年以内,满足用户需求的80-90%。
3、筛选种子对象
区分产品研发型、项目服务型、销售咨询型核心工业软件相关企业,重点扶持以产品研发为主攻方向的企业。调研收集相关企业的发展规划、产品规划,以及产品持续升级维护的策略与计划、市场推广模式等重要信息,筛选有前途、有能力、可扶持的种子企业。
4、重点精准投入
以研发设计类软件为重点方向,以软件工程化研发为重点对象,重点投入扶持种子企业。
5、优先扶持传统工业软件开发
国产工业软件的突破口在于补足基础课,传统工业软件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它新鲜花样、噱头拯救不了国产核心工业软件。
6、试点探索科研院所与高校开展核心工业软件商业开发的可行途径
既能发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技术基础优势,又能使产品经过市场锤炼更加成熟与稳定,同时获得市场效益促进产品的持续发展与升级维护,早日与国拨项目资金断脐,独立发展。
声明:资料由本媒体 从 络收集整理而成,所有资料版权归原公司、机构所有。资料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