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相信大家发现最近微信上都看不到Uber的信息了,而微博上,Uber和微信的撕逼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失了微信,赢了粉丝。”Uber到底是怎样把危机转化成营销,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的?
众所周知,腾讯投资了滴滴打车,为滴滴提供了相当雄厚的技术支持。于是不禁让人猜想,此次“大清洗”是否是腾讯为滴滴清场腾地儿呢?
针对此次行动,马化腾回应:确实违规被处罚,滴滴违规一样处理。
Uber官微也不甘示弱地回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看来这逼是必须要撕的了。
微信:你无理 你违规
虽然大家都在揣测微信到底是不是为了滴滴在“清路”,但显然微信不会把这件事放到台面上来说。借用正在热播的《芈月传》的一句经典台词: “我要让天下人看到,我用国法杀他,名正言顺。”
不知道滴滴是不是也提供了ICP牌照呢?无论如何,滴滴是亲生的,而像Uber、快的之流,对不起,靠边站。
这也不是微信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情。去年年底,微信就限制支付宝在微信上分享红包,逼得支付宝不得不想出了“红包口令”这一招。微信并不傻,将自己利益最大化,招点口水也并不在意。
Uber:我不服 我反击
被封 事件一出,Uber的文案和美工就开始忙起来了。这事情,显然走官方渠道是解决不了的,但是没关系,平台又不是你微信一家独大。
于是,Uber给“被封账 ”开起了追悼会。
此时最乐的,估计就是微信的死对头新浪微博了。
撕逼固然是爽,但是留住用户更重要。Uber一边和微信撕着,一边马不停蹄地建立起了独立 区。
线下活动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
大家本来就对Uber抱有同情之意,这样一闹,就算没有用着Uber的人群,也开始为Uber发声。
且不论微信这次的“封杀”行为到底地不地道,就Uber的“反击”行为也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加之腾讯一向黑历史比较多,所以这次舆论显然一边倒地偏向了Uber。
危机转化成营销:失了微信 赢了粉丝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Uber巧妙地将一场危机转化为一场营销,虽然失去了微信公 阵地,但赢得了万千粉丝。这场“翻身仗”打得艰险,却也漂亮,Uber就这样完成了一场华丽的逆袭。
每个企业都会有面对危机的时刻。Uber的这次“危机营销三步走”,其实有很多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步,博取同情,拉进粉丝距离。
封杀事件一出,Uber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新浪微博上为被封的账 举行“葬礼”。此时大批粉丝其实还并不清楚来龙去脉,但是微信封 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加上Uber林黛玉葬花般的口气,舆论自然是更同情Uber。可见危机营销的第一步,并不是跳得老高去攻击对方,而是要诉说自己的委屈。同情牌一旦打出,想不赢都很难。
第二步,以退为进,迅速转移阵地。
Uber在新浪微博上有各个城市的微博,微信一封杀,粉丝自然都跑到微博来看热闹了。微博的这批粉丝不能白浪费啊,于是Uber就开始建立独立 区,进行微博引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博取的同情并不能当饭吃,要把这部分同情变成自己的用户。依赖别的平台始终都没有安全感,所以一定要建立自己的用户 群。
第三步,自我炒作,继续吸引新客户。
天津Uber推出了“朋友天天见”的优惠码,新用户输入即可获得30元行车券一张。成都Uber同样推出了“CUagain”的优惠码,以此吸引新用户。其实新用户优惠经常都有,但是Uber在这个时候突然发力,明显就是借此次危机在自我炒作。保持自己的热度,也是一种手段,毕竟这比起自己制造热点要简单得多。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招几个给力的文案和美工。
不过微信微博两条腿走路,失去了微信这一条腿,势必会减缓行走的步伐。想办法另找出路,才是王道。
面对大环境,阻挠和逃避都没有用。透过大环境,巧妙地规避风险,化危机为营销,留住用户,才是立足的根本。
聊商业评时事说段子
商界 微信 sj998_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